儿童教育关爱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哲学教育学心理学

心理学学习第28课:儿童人格的发展——弗洛伊徳人格结理论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好吃的花生

一、本能和无意识动机

本能论( instinctive theory

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

本能的概念

本能(德文原文为 trieb,与英文的 instinct相近)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生物冲动和内驱力。

生物本能是给人类行为提供心理能量的来源,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进程中,这些能量依次在不同的区域释放出来。

弗洛伊德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如催眠、自由联想(快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梦的分析,就是用来揭示潜在的无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本能的能量及其他影响我们行为,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内部力量,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生物本能:通常为我们的行动提供的无总识动机,在引导着人类的发展。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个体都有数量固定的精神能量,它能用来满足基本冲动或者本能,并用来支持心理成长,这种精神能量被分配到人格的三种成分中: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生物成分;无意识中的所有原始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心理成分;意识中的理性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社会成分;良心和理想自我,遵循至善原则。

本我(id)

人格中冲动性、非理性的部分,也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我的全部使命就是满足本能。婴儿时期可以视为本能的本我控制时期,追求即时满足。

人格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自我(ego)。当要儿继续发展,理性的自我出现。当自我更成熟时,儿童越来越能够延迟他们的需要满足。

自我(ego)——根据“现实原则”行动,它尝试通过合适的、社会化的建设性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于本我的压制和控制上。弗洛伊德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一匹马,自我是骑手。动力是马,骑手能给马指明方向。

自我常常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仆人。自我是外部与内部、本我与超我

之间的过滤器。

超我(super ego) 是个体内化的道徳标准。超我代表良心( conscience)、自我理想(ego-ideal),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 perfection principle )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超我从自我发展而来,力求完美,而不仅仅是快乐或现实( Fred,1933)。

超我在儿童3-6岁把父母的道标准和价值观内化时开始发展。

如果这三者保持平衛,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甚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自我必须在本我和超我相反的要求之间找到平,以适应外部世界的现实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及对教育的启示

・强调人格的内在层次性动力性和发展性,这无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把人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夸大了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失偏颇。

对教育的启示:

(1)建设性地满足儿童合理的需要,不要过度压抑儿童

(2)重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育在儿人格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家校合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