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随笔:夺笋方言

2021-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课余时间

        好友张晓(微信昵称秃头)常转发推文,并偏爱刨根问底稀巴烂。我便偷懒,浏览他的朋友圈,也就打破砂锅看到底了。这次又忍俊不禁。

        他转发公号“小晖原创”4月15日的推文:“李毅教授被网友玩残了”(链接附后)。是说,本届网友不忍大名鼎鼎的李毅教授,于是坑他,“邀请”他看企业、开讲座、接工程,又假冒记者做采访。然后开涮。最终,堂堂一位教授被整怕,整出了心理阴影。

        我一大把年纪,知道玩物丧志,便多少不赞同把人玩残。并记得,曾经另一位同名同姓的足球运动员,自夸球技,场上护球像球星亨利。此言轰动了球迷,随之诞生一批段子及非当事人莫属的绰号。如,护球帝、李毅大帝等。及后,比较了这位球员与人家亨利,便懂了球迷的起哄。没比较就没有伤害。有些事还真不能比较。例如,进了大学没有毕业而肄业,会有多样原因,也不是什么奇耻大辱,但偏要掩饰,甚至以此去攀比并且要等同于同样是大学肄业的比尔-盖茨,就是自欺欺人,直至自慰,且胆肥。

        大千网络世界,动不动互相撕逼的网友,居然能够联手,应是某人某事的毫无底线惹起众怒。能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凭一己之力,引发众怒也凤毛麟角。我听过李毅教授的口若悬河,尤其他呵呵大笑道,相对于十四亿人口,我们在疫情中“死了四千人等于没死人”,着实令人心寒并愤怒。尽管群情激愤,李毅教授却毫发无损,依旧光鲜照人。他在朋友圈显摆,自己去了中钢集团参观。有图有真相。

        网友戏谑教授,是情绪宣泄,毕竟民心是杆秤。推文说,网友们以“恶人自有恶人磨”方式,对待某些教授们,“直到他们真正说人话为止”。而我觉得,民意固然不可侮,但要让某些人说人话并不容易。某些人不说人话,自有所图。尤其这某些人分明揣着明白装糊涂。至于为何会如此,尽可见仁见智。

      拜读此文,还学习了网络用语“夺笋”。按百度百科,它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以她众所周知的迷惑口音,把“多损啊”说成“夺笋啊”。这算谐音梗吧?就像以前火热过的“香菇蓝瘦”(想哭难受)。其实,这样子使用“夺笋”,对方言或地方口音也夺笋啊。是这理吧?

附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o4-enh-lSrrSq0R6D7YSA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