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性
人性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然而,我们的孟子先生也曾经与他的学生一起论述过人性和仁义:“生之谓性变”。我们不如先来看一段对话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大意就是,告子把仁义和人性分别比作桮棬和杞柳。他认为,这两者就是互通的,难道真的是互通吗?我们再来看看孟子给出的回应
孟子这样回答的:“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大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孟子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告子看来,杞柳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成为桮棬?这个需要打磨加工,就是人性适合变为仁义,正是把杞柳适合变成桮棬,作为一个比喻,也就是指顺性。而孟子看来,柳本身必须适合才可以,不顾性的是不硬要的。如果要硬要,则是逆着来的。对,就是顺逆之间的差距,而人性变成仁义,也是要顺着来的,逆着来是有困难的!但是如果愿意去克服的话,这种困难还是可以突破的
孟子和告子经历过一个湍水之喻的对话,告子依旧先发表了他的观点:“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大意就是,人性就像那急湍甚箭的水一样。没有区分善或不善,所以这种水也没有区分,大概就是在说人性跟仁义可能没有区分。
孟子这样回应他:“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有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的观点也就是,人性与仁义是有区别的,而且人性和仁义不是用流水所能去形容、去类比的。这两个关系是至高无上的!
最后,我们来到他们的最终话题,生之谓性
告子说:“生之谓性。”孟子因此问:“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告子听了以后回答说:“然(对的)。”
于是,孟子便继续问道:“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有白玉之白与?”大意就是,白色羽毛的白,与白雪知白有的一拼。白雪知白,却比不过白玉之白,对吧?
告子回答道:“然。”
孟子最后追问:“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兴,犹人之性与?”而这里也提到了两个重点:生与性,而要解释他们的意思的话,则分别是顺着的,和逆着的。而孟子这个观点是透露出了善恶的价值层。我们可以来仔细的梳理一下。
首先,儒家中对人性的善恶有这么几个说法,分别是:人性无善恶、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他们都是被拿去类比的,而人性无善恶,这里个人感觉有点像告子的说法,人性本恶则是荀子的说法,而人性本善,就是孟子的说法,人性本善,我觉得比较合理,毕竟每个人我感觉人心都向善,这是我自己在生活中感觉到的,所以人性是向善的,这是我的看法,而人性如果进化成仁义,那肯定就是顺着来的,但如果按照荀子的说法,那肯定进化成仁义要有善。那这肯定就是逆着来的?所以说人性还是挺复杂的,分了两种层面,善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