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全脑机器人“科技+教育”模式探索,如何实现“为未来而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对教育无疑也是适用的。
科技的进步,无数次地推动了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改变了教育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从单纯的“教师-学生”模式,到越来越多科技因素的加入,可以说,科技正在渐渐改变教育的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11346/8694a39c4cf30b2c.jpg)
“科技+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如何真正发挥“科技+教育”的最大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让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以前,老师们往往只是知道这个学生在班级里大概出于什么水平,是并不能够根据他们的表现去提供一个个性化学习,科技在这里会提供更多。
如果将教学的步骤细分开来,未来的教育大概会是这样的:
在课前,教师借助某些系统工具快速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从而筛选对应知识点并调整匹配习题。
在课间,教师可以同样通过系统为学生上课,在习题部分进行针对性练习和答案录入。如果学生尚未掌握,则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深入讲授。
在课后,教师可以从系统推荐的相似题目中选择一些让学生针对性练习,并重复讲授知识点直到学生完全掌握。
2.让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我们教育界的老祖宗——孔子,在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个理念,但是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熔炉里,学习的知识是固定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老师的教学压力也大。直到大学之前,可以说每个人学习的东西,基本是一样的。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科技+教育”给了孩子们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在未来,肯定能用更多的维度和数据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效,然后每个学生,仅仅通过人机的交互,可能就能得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分配。好比如现在的机器人竞赛、科技赛事等等,给这类学生提供了能力展示的平台,当今世界许多知名学府自主招生给了他们快人一步的机会。因材施教这个教学理念的实现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向我们靠近。
3.让学习更加高效有趣。
先进,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线上课程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在未来的教育里,移动设备可能免去了纸质书本,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走进基础教学,优化了试题结构和上课的方式,甚至孩子都不需要出门,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场景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环境,从时间、精力、空间上都极大的优化了教学资源。关键是高科技的投入让课程互动加强,不在显得枯燥无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更加的事半功倍。
4.让教学意义更加的纯粹。
相应很对家长深有体会,很多当下的科技教育产品,以炫酷、豪华、有趣来吸引客户,家长一方面出于让提升孩子学习品质的想法,一方面处于对新科技的好奇,会给孩子买这些“高科技”。但是“教育”本质上不是娱乐产品,教和学才是最终的目的。未来的“科技+教育”更多的应该往如何完成教学东西,达到教学效果去努力,而不是我的产品比别人的更高大上,搭载了更先进的设备。比如现今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只是辅助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方式,一味强调机器人科技却忽视了机器人教育的课程体系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只有让教学更加纯粹,以“教”为本达到了效果,才能让机器人教育帮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大展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11346/dbbb281495938ab1.jpg)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STEAM教育、编程教育等教育理念不断崛起,让“科技+教育”更加绚丽多彩,“为未来而教”成为了这个时代家长、老师教育的重要方向,只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在时代立足,发挥自己的才干,收获美满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为未来而教”呢?其实就是切实引导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选择性的发展,追求各展才能、百家齐放、共同促进的教育境界。就拿机器人教育来说,机器人技术是多种学科综合的学科,壹号全脑机器人个性化课程的研发就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等性质定制出最适合的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但是目前来说,不管在技术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我国“为未来而教”的教育理念的完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国家政策不断鼓励的同时,还需要企业机构的合作和努力,才能让我国的人才培养教育更加的完善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