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四十自述》
这个礼拜打卡《四十自述》。
胡适之《四十自述》一本好书,可以引起读者许多共鸣与思考。阅读给予我的最大好处,是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让心有合适的地方可待。
胡适先生在他的文章《容忍与自由》中写到:“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容忍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谁也代表不了上帝发言,有很多错误是因为“深信自己不会错”而铸成的。
很多人往往会自以为是,总喜欢指出别人这样那样的问题,自认为这是对别人好。
虽然说,指出别人的不足确也是对他人的爱护和心诚,但世界很大,差异也很大,人无完人,事无完事。鸡蛋里可以有骨头,有可能是快要孵化的小鸡也说不定;眼睛里偶尔会有沙子,难不保风吹沙扬进眼睛里去了,眨眨眼,流一些眼泪,眼睛也许更看得远了。
存在只有存在的意义,何须多言呢!
渐渐懂事的胡适,开始明白:世间最可恶的就是一张生气的脸,最下流的就是把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
说实话,这句话,“哐”一下撞进我的心里去了。
许多家长时时做着可恶而下流的事而不自知。
扳着生气的脸,责怪孩子不懂事,责怪偷偷玩游戏,家长冷漠无语的样子让孩子无所适从。
孩子对家长是宽容大度的,他转眼就原谅了家长的无知和自私,还道歉说对不起,说他不应该玩游戏让家长生气。
孩子是不该玩游戏,而家长又好去那里了呢!
“人的一生要系好第一粒扣子”,童年和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奠定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而作为妈妈,我们是孩子人生中最要紧的领路人。
在《旬报》的三十六期,胡适发表了《苟且》一文,痛论随便省事,不肯思考的毛病。
宋朝大儒程伊川说“学源于思”。
“学源于思”,学习开始于思考。
从阅读一本书、接触一种思想开始,不断拓展知识面,走向更广阔的认知领域,继续深入学习、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就是胡适成为一个优秀学者的修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学,不思,随便省事”都是一个惰性在里面,有懒得做也有懒得思,大凡有这样的思想的人,就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见解。
我们所做的一切什么人,我们所干的一切什么事,我们所讲的一切什么话,从在世界上某个地方自有其影响这个意义看来,都是不朽的。
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接触过的人,做过的事,都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烙下印,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
胡适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仰视着英雄,而忽视身边的人。比如我的母亲,我从她身上得到好脾气好宽容。
胡适的母亲是成功的,在教育上,潜移默化的处事和让胡适对学习的坚持,影响了胡适的一生。
这个时候,我能想到最适合的应该是用《易经》来解释。万事万物都是川流不息的,生活中的一切一切,如阴爻和阳爻之间一样,相互之间都会有影响,然后产生变化,而且是瞬息万变,快到我们都没有察觉到。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我们之所以能从人群中被辨认出来,因为我们有自己特有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