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印度
在提到我在印度的时候,听者无不为我的人身安全担忧。印度无疑成了危险的代名词——频繁爆出的强暴事件,拥堵混乱的交通状况,堪忧的女性生存状况等等,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印度最为不堪的一面。这使得很多人对印度这个国家望而却步,在泰姬陵都无法吸引他们前去游览的情况下,遑论深入印度,了解印度人民真实的生活。
不可否认,我也是带着偏见来到印度,带着“歧视”来了解这个国家的。要说到我为何在明知危险的情况下还坚持来到印度,我想还是因为不了解吧。我没有底气信誓旦旦地跟人说“印度很危险,新闻里老是说什么什么”,我也没有底气保证印度是一个让你去了不会后悔的国家,我带着对这个曾经GDP为世界第一却沦为英属殖民地、贫困无处不在但是软件业世界闻名、宗教信仰错综复杂至今无解的国家的疑问,来到了这个国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印度。
在德拉敦(Dehradun)做volunteer一个暑假,I saw a different India and began to see India in a different way.
Taj Mahal英属殖民地的气息依旧不散
1947年,印度从英国获得独立。虽然不再隶属于英国,但是要在一个现代印度中,抹去曾经拖着它步入工业时代的英国的痕迹,是不可能的。
印度的英属殖民地痕迹,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印度人说英语。英语虽然不是他们的official language,但很多印度人即使不会说,也听得懂英语。在寄宿家庭,我完全可以感觉到,他们孩子的词汇量,都要比我大。英语在印度,不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在此,我也不想夸大英语在印度的普及程度——事实上,在印度,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印度语授课的。在那些学校,英语,同在中国一样,只是一门学科,学生平时用到英语的机会不大,口音也很严重。只有20%左右的学校是全英文授课的,那些学校毕业的学生才是在世人面前英语流利、口音纯正的印度人。这些全英文授课的学校,多是印度最好的学校,很多都是英国统治时期英国统治者所创立的。
我所在的寄宿家庭两夫妇,二者都是在全英文授课的学校接受教育,而且他们所上的两所学校都是英国殖民者曾经创立的,目前仍旧是本地区最为知名的学校。他们之中其中一个人是在Mossorie上的学——那是一个被英国殖民者人为地建造的一个位于山上的小镇——由于印度天气湿热,来自温带海洋气候的殖民者无法适应这样的天气,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也才有了Mossorie这个小镇的横空出世。而英殖民者当初留下的学校,至今运行完好,无数家长宁愿忍受与孩子的长期分离也要把他们送到这个小镇读书。
当然,因为它的海拔,每年夏天,都有无数游人驾车前来避暑。我去的时候正逢下雨,虽然穿了一件外套但还是感觉到凉意,呆了一个晚上便“落荒而逃”。
去Mossorie的路上,一直在下雨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chai(茶)。印度自18世纪起,在英国殖民者的引导下,开始种植茶叶,从起初的为宗主国提供廉价茶叶到后来茶在印度普及,茶叶已经成了如今印度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上,我都可以看到寄宿家庭以一杯茶来开始一天的生活——也成为了英国烙在印度这么一个如此庞大国度的痕迹。
中国人印象中的茶乃茶树之叶,无论工序多么繁琐,茶向来是泡制而成。但是印度的茶则不然。印度的茶叶并不能成为茶叶——茶完全呈颗粒状,与其说是叶,不如说是碎屑。不过定不是中国的茶屑,如此形状想必也是故意为之。此外,印度的茶是煮出来的。先放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加入白糖(一般一杯茶半匙),同时加入茶叶(一杯茶半匙),再次煮沸,同时加入少量牛奶。煮完以后,将茶叶过滤,就是一杯醇香的印度chai了。
下午host family会提供一些小吃和chai印度的chai完全继承了英国的茶文化,却没有丝毫它邻国中国的茶文化的踪影。由此我突然想到殖民的力量不在于对其人民的剥削、资源的掠夺、政治上的挤压、军事上的控制,最根本的是对其文化与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无所谓好坏,却在无形中有着不可抵挡的力量。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牛羊遍地,你不是行走在草原
印度的街道上除了稀稀疏疏的杂草和草原不像,其它的特点感觉不少反多——牛羊不少见,猫狗也是家常便饭,但印度还有在污水池里打过滚然后去垃圾堆觅食的野猪,身负重物的骆驼,悠闲散步的驴,马车以及在路过树林时在路边嬉戏打闹的猴子。在斋浦尔,还可以见到大象走在马路上,完全不顾马路上震耳欲聋的鸣笛声,也不觉得自己的体型阻碍到了交通。大部分动物都是以一种自然状态行走在街道上,我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有主。只是有时候觉得这些动物虽然没有人驱赶,但是比我这个来自左向行驶的国家的人,更懂得上街要靠左走,过马路要趁没车的时候迅速过去。它们比我们这些外乡人更懂得生存之道。
记得我在Varanasi的时候,晚上走在巷子里,突然冒出一头牛,整个街道只有它的眼睛是亮的;在Manali的时候也是,晚上坐在石头上,一转头发现背后站着一只狗,当时以为自己打开方式不对,又转了一次头,发现是那只狗的打开方式不对。不过庆幸的是,这些动物(除了在山里的猴子)并没有攻击性,有时候真想用“人兽混居”来形容印度。
猴庙前面的路对于马路上的扬尘,我只能说——这更像是戈壁滩而不是草原。印度很多地方的马路都有些破旧并且边上是没有绿化带,所以即使马路中间是康庄大道,马路边上也能让你体会什么是乡间的小路。路边上的坑坑洼洼,加上印度燥热的天气,空气中难免有浮动的尘土,只是有些路上车辆过多,一时之间尘土飞扬,黄沙漫天。大多时候,马路上并没有如此夸张,虽有尘土,也不至于不能忍受。当然我去的地方有限,许多地方也不尽然。
印度“草原般”的街道,并非无诟病之处。在来印度之前,我也自认为对此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然而当我真正体验到这样的街道的时候,我的心境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或许是先前把印度想的太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初到印度之时,我还是有点惊喜的。我对于人能和动物如此接近感到惊讶——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见到成群的大雁都可能算稀奇了——印度的街道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似乎本应如此,人和动物对这片土地有着同样的权利。因着宗教信仰,印度人对这些动物有着更大的包容,或者说是尊重。
印度马路上的动物一部分是其经济不发达的表现,有些动物还是依旧承担着运输的任务;还有一部分则是其文化的影响,有些动物走在路上宛如观光客。让我们想象,当印度这个国家的经济继续发展,能做到街道如西方国家一般干净,交通井然有序时,它会如何安置这些街道的另一类主人呢?
杂乱的markets中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第一天到印度的时候,是一个意大利妹子Claudia来机场接我的,我和她前几天就约了一起去斋浦尔玩。在去斋浦尔的路上,她就向我提到,markets是印度十分有特色的一个地方,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来印度一定要到markets去逛,体验同商家砍价而得到价廉而美的物的快感。
或许是中国国情与印度比较像,在来到markets时,我并没有像Claudia那么惊喜。若要说感觉,就是和中国每个大学旁边的垃圾一条街有点像;若是说商品种类,则偏向于浙江义乌小商品和绍兴轻纺城的结合。我初次到markets是在斋浦尔这个粉红之城,见到的markets自然也是处于一片粉红之中。温暖的粉色,炙热的天气,加上本来就众多的人口,markets让人感到狂躁,正是这样又给了人生活的气息——不是雅致清冷的贵族生活,是遍布这个国家角角落落的市井小民的日常。
Claudia is buying scarves for her familyMarkets中的商品囊括了大部分的日常用品,见到最多的便是服装店。其实我并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类店,只能简单地称为服装店——店里面存了大量地布匹,如果你喜欢那个布的花色,店家可以把它裁成围巾,也可以帮你作成Saree。店里面也有成品的围巾,包,各类印度服饰。这些东西都是做工较为粗糙的手工制品,极具印度特色却又廉价,成堆地压在店里,等着哪一个买主把它们带回家。
除了这类服装店,较多的还有“珠宝店”。这些的珠宝店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珠宝店,橱柜里展示的商品让人敬而远之。这些珠宝店里的项链、手环、耳环之类,都像是中国义乌出产的小商品,虽不精致但贵在种类繁多,价格低廉,尤其适合对印度商品一时兴起的旅客。
还有一些其它的店,并未细看,也不在此一一列举。只是在此觉得奇怪,markets中的商品多是made in India,在印度的正规大商店里,很多服饰却是made in China。倒不是为中国制造业的发达骄傲——位于价值链的底端始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而是印度这个人口大国,廉价劳动力远多于现在的中国,制造业却没有达到一个基本与其国力相当的水平。虽然这与印度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有一定关系,但长此以往并非良策。
何时何地,歌舞不断
印度人民能歌善舞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很多印度电影中,有大量的歌舞,我以为印度人民的生活就是是不是来上一段歌舞。显然这过于夸张了,印度人对歌舞的喜爱体现在印度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印度歌舞要比其它国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歌舞要频繁。
在斋浦尔时,晚上吃饭经常可以看到饭店里的歌舞表演——传统的民族乐器,印度特有的旋律,头顶水罐的舞女。这些在德拉敦是体验不到的。当地人本身对歌舞就熟悉,不需要在吃饭时歌舞助兴,印度传统歌舞只能带新鲜感给游客,故而在斋浦尔这个黄金旅游城市可以看到这道风景在德拉敦却不行。不能说这样虚伪,游客在印时间有限,如何深入当地人民生活了解这些,歌舞表演自是最有效的方法;再者,为利益驱使也是人之常情,哪个国家的旅游区能独善其身?
一个游客和舞女共舞印度人能歌善舞,不是做给游客看的,是渗透在他们生活之中的。我体验最为深刻的是在德拉敦参加的一次当地婚礼。印度婚礼,男客要穿西装或传统服饰,女客要穿Saree。这些都是很正式的服装,然而不管方便与否,你就是要穿着这些服装一直跳舞。
在印度,新郎是要坐在马车上绕街“游行”一番才进入婚宴会场的。这段路程虽然不长,不过两三百米,但是行进过程极其缓慢——所有的宾客都会跟在后面,而且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密密麻麻的鼓点中,疯狂跳舞,表达他们对新郎新娘的祝福。街上的小孩看到婚礼也异常兴奋,加入人群,没有任何套路的蹦跳,挥手。我出于新奇,混在跳舞的人群中,丝毫不懂得跳舞的我在那种狂热氛围下也加入了他们的群魔乱舞。那些宾客也不嫌弃我,还会拉着我带我一起,或者给我做示范。从路上跳到酒店门口,不过200米,很多人的汗已经把整件衣服渗透。但这还没有结束,进入婚宴会场,会有一个专门的地方留出来跳舞,没有尽兴的人可以在里面继续狂欢。事实证明,留出一块跳舞场地是很有必要的。(没有场地的图。。)
对,我们就是穿着Saree跳的 Pulkeet and Claudia当然,还有很多地方也显示着他们对歌舞的热爱。比如电视一打开可以搜到各类歌舞节目,host family里的孩子一哭也是会放音乐,还有一群人跳舞哄。如此种种,在此不一一赘述。
Spicy + Sweet,配上印式中餐,别样的味觉盛宴
来印度之前,对印度食物的唯一印象是辛辣。在中国如果有人跟我推荐说哪家印度餐馆很正宗的话,我是不会去那里吃饭的。来印度之后对印度食物的第一印象也是辛辣——当时还是在机场的自助餐厅里,我为了避免辛辣的食物挑了一个看起来没有加佐料的白面包,在咬了第一口以后放弃了吃饭。后来在斋浦尔的几天,一直都是吃三明治或者面条维生,当时一度担心自己在印度的死法是饿死。
来到德拉敦以后,不说爱上了印度食物,也算是对它没有了偏见,每天吃印度菜也没有任何不适。并不是我适应了spicy的食物,而是寄宿家庭因为有小孩子,食物都是偏flat的,至少是很合我这个南方人的口味。暂不提它的口味,印度吃饭的方法与中国也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也可以说中国人吃饭的方法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毕竟拿筷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印度人用手吃饭是众所周知,我来印度之前,也问过一个来中国体验的印度小哥印度人是不是用手吃饭。他告诉我印度人是用手吃饭,但也不尽然,他们会用勺子和叉子。来到了印度,亲身体验吃饭手和勺子并用。
我可以说我在印度的伙食是极好的。早餐牛奶,鸡蛋,chai,面包,燕麦等一应俱全,午餐是印度的正餐,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正宗的印度菜品而且十天不重样,晚餐基本都是带我出去吃的,可以尝试到各类印度食物。(注:我在印度用餐时间:早餐9:30,午餐14:30,晚餐20:30)早餐偏于西式,晚餐种类过杂,在此我着重介绍印度的午餐。
我所在的寄宿家庭午餐一般是两个菜——一碗类似于我们的炒菜,都是蔬菜;另一碗类似于粥,配料较多,有点辛辣。主食是chibati,类似于中国的大饼,但是比较有韧劲,可以撕开。吃饭的时候每个人有一个盘子,盛一部分的蔬菜到盘里,舀“粥”到一个小碗里,勺子就是用来喝“粥”的。然后拿一个chabati,用手撕一片下来,裹住蔬菜吃,或者蘸一下粥吃。有时候饭桌上还会有酸奶。印度的酸奶是自制的,真的很酸,有种馊掉的感觉,但是习惯了以后觉得口味还不错。主食并不一定是chabati,我看到过好几种不同的饼,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口味有较大区别,做法也完全不一样。有一次主食是很辣的一种饼,哭着吃完一块以后就再吃不下了。有时候主人家chabati做的不多,会辅以米饭作为主食。白米饭的话就直接把“粥”浇上去吃,有时候是咖喱拌饭,我就会浇酸奶上去。倒也不是喜欢这样吃,而是浇上酸奶以后辛辣味会淡化。
吃完这些以后,午饭还没有完,还有印度很重要的饭后甜点。7月份正是芒果时节,我们会经常简单的拿一个芒果作为饭后甜点。有时是芒果冰激淋——把芒果切成颗粒放在小碗底下,上面放冰激淋。然而芒果并不能成为印度甜点的代表,且不提它是一种水果,在甜度上完全无法与印度甜点匹敌。印度的甜点,种类繁多,甜度极高,完全到了腻的程度,第一口感觉不错,两三口以后就会有饱腹感,再吃于我是一种折磨。印度人十分喜欢这些甜点,无论是饭后消遣还是日常零食,都离不开它。有时候去饭店看到一楼摆的一排甜点,我以为自己走进的是甜品店。
对spicy与sweet的同时喜爱已让我有些不解,再有的不解就是印度人对中国食物的喜爱。走进一家较正规的餐厅,菜单上都会有Chinese food。街上还有大量的中国小吃店,主打产品是momo(饺子)和chaomin(炒面)。我多次晚上出去吃饭都是吃的momo。其实印度的饺子做的口味还不错,和中国的相近。只是饺子个头比较大,有些店做的就是小笼包,一盘饺子都是6个,6这个数字应取的是中国“六六大顺”之意。馅由于印度宗教的缘故,均是鸡肉馅——许是我在中国去过的地方有限,见识浅薄,鸡肉馅的饺子是从未吃到过——有些地方能把鸡肉剁碎还保持其口味,确实好吃;大部分店家做的比较粗糙,只能吃出是肉,但也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好吃。炒面在做的时候会放入辛辣的调料,色香与中国的类似,至于味,我在尝的时候都被辣味掩盖,无从说起。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见到路边小摊贩卖烤玉米——把甜玉米直接拿到炭火上烤,烤焦了以后撒上盐。个人觉得还可以,不过想要尝试不如吃中国的椒盐玉米。二者口味相似但明显椒盐玉米更胜一筹。
老爷爷的胡子已经烤黄了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教育角度)
扯了那么久,终于要在最后提到正事了——我的项目Social Entrepreneur。
我做的主要是关于教育的。而我上午在一个私人学校上课,下午到类似托管班的一个地方,在这两个学校的辗转中,我可以深切体会到印度教育资源在不同阶级中分配的差距之大。
在此有必要提一下印度的教育体系。毕竟没有做过详细的调查,我也不能说出其中的细节,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印度的学校与美国类似吧,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只是为那些extremely poor的人设立的,一般的家庭,即使不是富贵之家,能负担的话也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因为那意味着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印度的学校放学时间早,下午一两点就会结束当天课程。然而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是,公立学校在放学以后就会让所有学生回去,任由学生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大部分都会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获取工资,然后有些人拿那些钱吸毒——对那些学生来说,学校才是他们的extra work。而私立学校会有专门的托管班,不同年级的孩子还会有不同的放学时间,周末也会举办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去学校。
我上午所在的私立学校规模虽不大,只有一栋不大的教学楼,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学前班到十二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不少人。我所在的是几个学前班。每个班的孩子人数不多,但都是配一个老师,一个助教,一个作业批改者的。除了各种常规的活动课外,我比较惊讶的是学前班的学生都要开始学习英语——即使他们连印度语都不通畅。
相较于私立学校的五脏俱全,我下午去的托管班境况就凄惨多了。
由于公立学校放学早,学生们放学后家里无法负担沉重的课外辅导班,学生都会游荡在社会上,且不说社会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这正是我下午所去的托管班成立的原因。
其实我下午去的只是一个私人别墅——主人家自愿出资出场地管教那些学生,希望他们不要游荡在社会上。学生总数在20以上,但是每次来的人都稀稀落落,多的时候也不到20个,很多学生并不愿意来这里。而他们的家长,也是希望他们可以下午做点零工赚钱。很多时候,即使给他们免费提供文具,食物以及一些生活用品,也不见得能吸引他们来。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印度有很多的免费托管学校,有些规模也很大,但是设备和生存条件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勉强地依靠捐助、赞助或政府微薄的补贴等生存。学生除了学习外,还要在学校里一起做一些事情,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这些事情还是挺开心的最后
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并不能事事如意。从初到印度到离开印度,起起落落。当看着事情不是如自己想象一般,不是没有委屈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动过改签回国的念头,但最后还是留到了最后。如今回想,还是感谢那时候留了下来。
很多经历,无法言述——比如在印度的旅游,在学校和孩子们的互动。因为每个人看一件事的角度不同,也因为每个人不可能经历相同的事情。我只能说经历并不一定是美好的,但是回忆一定。
欲知详情,诸君请自行体验。
最后的最后
能看完一半的人,我敬你是一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