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人类——《消费社会》阅读有感
消费借助某种编码以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的纪律来驯化他们……这样,消费才能只身取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担负起是整个社会一体化的责任……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数十年来,“消费”一直属于国内的年度热词之一。不管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的化险为夷,还是往后国内经济各方面改革(尤其是供给侧改革),都与“消费”一词息息相关。包括近来中美打响的贸易战,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的对于经济问题的决策往往离不开“消费”。
但是位于广阔的经济环境之中,小小的我们从未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消费。在一般人看来,消费的表征是钱币的流失。如果饿了,我们会花钱进餐;如果无处安身,我们会花钱买房子……诸如此类的消费是我们在社会生存的基础需要。
需要,或者说是“需求”,无可争议的成为消费的第一动力。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18世纪便被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奉为获取资本的第一宝典,延伸至今日,固然经济理论千姿百态,“需求”的第一消费动力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如此认为的。
但是需求层面的消费却是社会生态下最浅薄的认知。因为,我们花钱进餐时,会为餐厅的大小、规模、正规性等等进行选择;买入住房时,会测量房子的大小,会在意房间的装饰等等,我们简单的消费下,俨然隐藏着复杂的社会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为需求而消费”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为需求的消费是什么。我初读到此时,便已在思索。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思考,人为消费而满足的需求,第一要性或许是使用价值,而在需求中为消费多余的考量实则是人赋予商品的外在价值。为什么同款连衣裙会有不同的价格?也许我们会想到品牌的价值叠加,但当我们再次转换角度思考,应当发现商品价值的叠加实则是消费者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为其定义的,而不在于生产方的品牌效应。鲍德里亚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由此衍生出关键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以及社会行为能够使消费者为多余的价值买单?
在鲍德里亚看来,现代资本主义中的消费其实是一个差异性符码之间的交流体系,正是在消费中,人们获得某种特定的符号认同。例如从抖音开始流行的“小猪佩奇”、“社会人”等称号,为原本简单的儿童动画小猪佩奇赋予了成人的思想色彩。我周围的许多同学,通过购买小猪佩奇的手链,小猪佩奇的耳钉等等,来彰显自己趋于新潮流的姿态,以此融入“大家都在意”的语言环境中。打上“小猪佩奇”标签的商品的第一需求人群,按照正常理解,应该是小朋友们,而成年人愿意为此买单,已不是在小猪佩奇本身,更加在乎的是流行文化为小猪佩奇佩戴的“社会人”的标签。由此,周围的许多同学,也许是平时并不熟稔,但通过小猪佩奇的符码交流与认同,已然自成一圈。
因此,鲍德里亚认为,消费即是地位和身份的有序编码,而编码便是阶层区划。
阶层的产生与消费息息相关。不管是哪个年代上层阶级一直是下层阶级的模仿对象,而上层阶级一直通过消费的手段不断地擦拭着属于自己地位的名牌。在我周围,家庭富裕的学生往往有着一般学生羡慕的消费品,女生也许是口红、化妆品,男生也许是游戏机、手办等等。再消费当中,俨然把一群人,划在了不同的层次。所以,下层阶级一直追逐着上层的消费品位——豪车、大房子、豪华餐厅等等。
显然,人们喜欢这样。上层阶级一直以高质量的消费为自己的地位加固,哪怕是过于的丰盛与浪费;中产阶级一边对下层嗤之以鼻,一边尽力消费着高额商品,以显示与上层趋同的意愿;而下层不会去了解上层,窥视着中层,小心翼翼地为需求的消费而活着。人们喜欢这样泾渭分明的消费。
消费的无意识性使其在社会的各个风雨矛盾中游刃有余,有时亦可以拿来作为社会矛盾的中间人或者润滑剂。鲍德里亚认为,现代人已经成为了消费统治下的奴隶而不自知。所有人都默认了消费为社会制定的游戏规则,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成为消费的卫道者。
人类被驯化,也许消费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