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受害者抬不起头、施暴者趾高气扬的社会
这本书,若不是作者成书后的自杀行为,或许不会那么快对它感兴趣。小说的语言和书写并不是那么优秀,但作者所叙述的故事却让人记忆深刻,看完后内心极度压抑。
房思琪和刘怡婷同住一栋楼里面,一同长大,就像两个灵魂双胞胎一般,几乎时刻在一起懂得彼此。可是,直到房思琪精神错乱,刘怡婷才从房思琪的日记中得知这几年来她所不知道的房思琪地狱般的生活。
补习老师李国华搬进房思琪所居住的大楼里时,房思琪的噩梦就开始了。13岁,房思琪就被李国华强奸,一直到18岁,房思琪发疯。整整五年,李国华利用房思琪小女孩的羞耻心和自尊心,让强奸幼女这件事完全保密。而房思琪呢,面对侵犯,她强迫自己爱老师,说服自己她与李国华之间是爱,因为爱一个人,对方在自己身上做什么都有了完美的理由。她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让老师满足,否则内心会像犯错的孩子一样不安。她是如此,李国华侵犯过的其他女孩亦如此。李国华完全了解这些小女孩的心理,了解这个社会的态度,所以他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实施这些禽兽般的行为。
老师,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职业,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可是,这些脑子里装着无数圣贤书、满嘴仁义道德的老师,却对毫无反抗力的小女孩犯下无法容忍的罪恶,将一个花样女孩的美好未来撕毁、埋葬。就算在施暴的时候,心里面还想着温良恭俭让。他们如何做到,如何一边说着仁义,一边打破仁义施暴,说假话在李国华这类人看来是理所当然,或许在他们眼里,任何好的坏的思想都仅仅为自己的私欲服务。口里说出的虚假的爱、虚假的圣贤道德都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俘获人心的工具,一种为自己树立牌坊的工具,一种为自己为受害者灌输自己行为天经地义的工具。这种人,读了那么多书,有那么多的文化,却连一个文明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都没有,还自称老师,简直将这个词侮辱到极致。
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些事在那些老师眼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李国华的另一个受害者郭晓奇,就是其班主任介绍给李国华的。不仅如此,李国华和其他老师谈论这些事的时候,竟是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似乎每个人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而这些人,都是学生们崇拜、家长们感激的老师啊。
和房思琪的默默忍受不一样,郭晓奇被李国华抛弃之后,曾有过报复行为。她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发表在网络上,以期揭露李国华人面兽心的行为。可是事与愿违,这个世界,对受害者并没有宽容和同情。郭晓奇收到的评论,都是指责她自己不洁身自好的言论。受害者成了罪人,抬不起头,仿佛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而施暴者却更加肆无忌惮。李国华仗着自己与郭晓奇家人的地位差异,以及恐吓将此事平息。
郭晓奇从一个优等生变成了一个被人唾弃、只能在面馆帮忙的平庸者,甚至一辈子或许都难以拥有完美的家庭和未来。房思琪,从一个漂亮、优异、人人夸赞的小女生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精神病患者。她们的家庭破碎了,父母伤透了心,她们的未来被完全毁灭了,这就是被诱奸的她们的结局,而李国华呢,依旧在饭桌上、在众人面前,谈笑风生,似乎啥事都没有发生过。
为什么李国华之流,会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他们的内心不会感到内疚吗?他们接受了那么多的教育,不会觉得精神、价值观被撕裂吗?他们为什么能这么轻易地就毁灭他人的人生,他也是有女儿的人,何以对别人的女儿做出这么残忍的事?
还有,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这样?明明事受害者,明明精神、身体已经承受了那么多毁灭性的伤害,却连一点同情都得不到,反而得到无数的职责。难道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欺软怕硬,让受害者更加卑微,让施暴者更沾沾自喜?父母对此事的态度亦如此,郭晓奇的父母因为郭晓奇被李国华强奸而觉得耻辱、觉得抬不起头,最亲近的人都如此,更何况冷漠的社会。
当刘怡婷拿着房思琪的日记找到律师的时候,律师给予的答案是,打官司的话打不赢,因为没有李国华强奸的证据。仅有日记,反而会被倒打一耙说他们诽谤。这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啊,房思琪她们已经被毁灭,却仍无一点反抗之力,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痛苦与指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犯罪者若无其事地依旧光鲜地生活。
房思琪与李国华之间的感情,她以为是爱情,但根本不是,李国华不爱她,仅仅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而已。房思琪其实也不爱李国华,只不过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来让这畸形的关系变得可以被自己接受。李国华与房思琪是强暴者与性奴隶的关系。
此外,林奕含还书写了另外一种爱情,就是钱一维与伊纹的爱情,他们两个是相爱的,所以对于钱一维德酒后暴力,伊纹一直默默忍受。但这种忍受只是将就的爱,在爱情面前,伊纹已经没有了自我,只有妥协。如果没有一维将未出世的宝宝打掉、伊纹差点失去生命,这种妥协的爱情会一直存续。可是,这种残酷与失去让伊纹有了自我的欲望,离开一维,接受毛毛温和而细致的爱。可是,面对房思琪的悲剧,让伊纹对爱情也有了忌惮,觉得自己幸福了就对不起房思琪。她与毛毛之间,是美好的爱情,可是,这种美好会继续吗?在看到自己曾经那么亲近的人受到了地狱般的黑暗生活之后,不得而知。
刘怡婷与房思琪似双胞胎一样成长,却对房思琪的遭遇一无所知。她的内心更加沉重,却无法为房思琪做点什么,这是最悲哀最无奈的。她想伸张正义,却无处可伸。只能保持沉默,只能忍耐,正如房思琪、郭晓奇那样,默默忍耐。可是这样的忍耐更令人觉得悲哀。这样的忍耐,对受害者不公,可是我们这个社会却把忍耐当作美德,把沉默当作金子。也正是这样的道德标准让那些没有道德的施暴者、那些禽兽有了为所欲为的保障。这样的社会,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不公,虚伪,欺软怕硬……正因为如此,房思琪才羞于启齿自己所受的苦难,正因为如此,李国华才依旧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