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夫妻,输在了沟通上
朋友说,他媳妇经常问他:为什么跟你说话感觉就是鸡同鸭讲呢?
无独有偶,有一次在一次亲密关系的公益讲座上,M说每次和自己的先生诉说自己工作中的烦恼,渴望获得安慰和支持,但先生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你应该……”。
这句话总能瞬间让她火冒三丈,两人争吵起来……”她告诉我,来到这里,就是希望有什么方式能最后挽救婚姻,因为她几乎下定决心要离婚了,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讲座回去后,我决定做最后一次的尝试,真的累了,我告诉我的先生,每次跟你诉说我的烦恼和不开心,是因为我信任你,爱你,我希望你能静静聆听,给到我支持,而不是跟我讲道理。每次你喝到醉醺醺回家,我感到担心害怕,我希望你能尽量减少应酬,保重身体。”
而这一条信息彻底改变了她的婚姻
她的先生在听完这句话后给了她一个拥抱,一个道歉:“对不起,我没想到你是这样想的,我只是以为你需要我的建议。”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妈妈对孩子说:“你这孩子玩具总是乱扔,总是不收拾好,每次都要帮你收拾,我都累死了。”
老婆对老公说:“你每天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外面玩,回到家又玩手机,也不陪孩子也不管我,你就不能帮忙做做家务吗!”
试想:孩子听到妈妈这么说,是收拾玩具去了呢,还是把家里搞得更乱?
老公听到老婆这么说,是更愿意回家陪老婆做做家务,还是更不愿意回家呢?
再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听到这样的话,会怎么想?
而如果不这样说,我们又可以怎么说呢?
三岁多的女儿有一天放学,一上车就告诉我,今天班上有个同学还有老师说她小,她感觉很不开心,也很讨厌,我静静的聆听,时不时给些回应和引导,最后我问孩子,那下次,老师和同学还这么说你,而你又非常的不喜欢,那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回答说,我要告诉同学和老师,我不喜欢你们说我小,我感觉不开心,很讨厌,我希望你们不要再这么说了。我还可以不理他们,这也没关系,并且在最后孩子说可能同学老师这么说是因为大家都很喜欢她,觉得她很可爱,这件事情的后续如何,我不清楚,没做后续干预是因为我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她也确实用这样的方式解决了不少跟小宝的争执问题。
这样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模式,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或信念(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所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看到家里到处是玩具的时候,感到焦虑,无奈。因为妈妈很爱你,希望你能学会独立自律,玩具自己收拾。”
老婆可以对老公说:“老公,当你回到家玩手机而不帮助我做家务,不关心我的时候,我感到难过、无奈。因为我更愿意看到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我希望我们互相陪伴的时间能多一些。”
也许你会发现,这两种沟通方式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儿吧,都想要对方和自己合作,达到自己的目标。第一种沟通方式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我们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在表达情绪,对方根本不明白我们的需求,而且,对方因为被指责,第一反应是解释、或攻击、或防卫。第二种却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我们表达了在某件事中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需求,没有指责或否定,这能让对方看明白我们的需要,更能想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是亲密无间的爱人,却因为沟通问题而冲突不断,渐行渐远呢?
在洪兰教授风靡全球的演讲《跃动的时刻》中,提到男人和女人的差异,她举到了这样的例子。
先生看到太太在厨房里忙,问:“我能帮你吗?”
太太说:“好啊,那你把袋子里马铃薯,一半削皮,放在锅里煮。”
等到这个太太忙完了把锅盖一掀,晕了。
女性是绝对不会这样子煮,对不对?你要不然就全部削,你要不然就不要削,你怎么会“这样”削一半呢?但是你不能骂先生,你一骂他,他马上跟你讲,你自己告诉我一半削皮放在锅里煮。
再举一例,抗忧郁症的药叫百忧解,这种药的运作机理就是阻挡你身体对大脑里的血清素(serotonin)的回收,研究表明,如果身体释放血清素比较快、同时留得住的话,我们的情绪、动机、睡眠和记忆就会好。
实验证明,男性制造血清素的速度比女性快52%。你看,快这么多,就难怪先生、太太吵架,太太气的半死,先生已经呼呼大睡了。为什么呢?因为血清素出来了,先生的情绪好了,所以先生就去睡了。但是,太太气不过,我还在生气,你怎么就睡着了呢?就把他挖起来再吵。
再来,因为女性荷尔蒙的关系,女性天然对表情的感受会快很多,女性对面部表情的辨识度比男生快千分之20秒,所以有人说女性适合做HR,为啥呢?你一讲话,生气了,她就知道,别讲了,生气了。而男性面对同样的情况,都快要拍桌子了,他都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
在科学角度看到,这就是上天给予的男女自然差别。差别这么大咋办,日子还过不过了?当然要过,只是你知道了上面的差别就会多一份理解。
知道原因,了解了方法,是不是会让我们的亲密关系更加的和谐呢,此刻,耳边响起郭静的《心墙》里唱的——好时光都该被宝贝,因为有限。也把这首温暖的歌送给大家,愿我们都能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相伴余生,既温柔了岁月,也惊艳了时光。
作者:mily,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学前教育指导师,用爱与智慧解读生活的柴米油盐,用专业陪伴更多家长实现轻松育儿,共享育儿甜蜜时光!
首发:简书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