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的家教故事(二)

郑渊洁有一套自己的家教方式,他自编教材,让儿子辍学在家学习。可是轮到他的女儿郑亚飞,他又是另一种教养方式。
郑亚飞小时候,入学前她的经历基本上和他她的哥哥郑亚旗类似。郑渊洁一直秉承着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放飞孩子的天性这一理念,以至于女儿在上小学之前,仅仅只上过两年幼儿园。而且在入小学的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都不会。当郑渊洁送女儿小学入学的时候,当时有一个面试,老师问郑亚飞3+3等于几?郑渊洁女儿摇摇头说:“不知道”当时老师非常诧异地看着郑渊洁。郑渊洁也诧异地看着老师,他说“难道咱们学校不教3+3等于几吗”?言下之意就是:“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来学的呀!为啥还没教,就问我女儿这个问题”?这一下,把老师给问住了。应该说,郑渊洁的女儿在上小学前就上了两年幼儿园,并且她的女儿从来没有学过英语,没有背过唐诗,没上过幼小衔接。好像在一个作家的家里边这是一件挺不可思议的事情。
孩子上小学了,也七岁左右,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她只知道数字1到10,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可能是别人1到2岁孩子都会的。郑亚飞在入学之后,不出所料的,在班里成绩是倒数第一。因为没有学过,没有上过早教,没有上幼小衔接。没有之前的各种英语的磨耳朵,也没有背过唐诗。在我们常人看来,郑亚飞应该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往后看,因为人生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最终谁跑在前面,还不能断定。不一定起跑的时候跑得快的,最终会先到达终点。反倒是马拉松最终的冠军,往往都不是一开始就领跑的人。
在郑亚飞五岁的时候,郑渊洁带她到楼下玩。郑渊洁和一位女孩的妈妈在旁边看着她们玩。结果那个女孩吃完糖块,将包装纸扔在地上。郑亚飞就跑过去把糖纸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两个小女孩在玩的当中,那个小女孩儿就问郑亚飞,你知道3+3等于几吗?郑亚飞摇摇头说:“不知道”。这时候,女孩的妈妈就非常惊讶,他看着郑渊洁说“她真的不知道吗”?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郑渊洁说:“她现在不需要知道这些”。这个女孩儿的妈妈更诧异,说道:“那她需要知道什么”?郑渊洁回答的,应该让这位妈妈当时觉得非常地汗颜。他说:“她应该知道垃圾不能随便乱丢,不能往地上扔垃圾。”
当所有的父母都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各种各样知识,唯恐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郑渊洁却不慌不忙,他在培养女儿的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却重视对女儿的陪伴。她教育女儿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上小学就好像马拉松的起跑一样,要跟上队伍,初中像马拉松的助跑 一样,高中像跑马拉松的后半程,开始提速,成为学习上的领跑者。这就是郑渊洁培养女儿不同于儿子的另一种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