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扣帽子很接近我们对世界的图式(schema)认知方式,但是扣帽子往往只是一种攻击别人的手段,而非简单的认知判断。
一般的,对某一团体或者个体进行贴标签的行为其实就是按照某种原则进行分类,这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被认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比如,我们对数学家的认知图式就是白发苍苍,戴着眼镜,一边在纸上奋笔疾书,一边摸着头发不多的脑袋。抓住某一事物的一个或几个特征进行有序化的整理,虽然这样做难免以偏概全,甚至会产生一些Stereotype,但是处理问题是相当高效和经济,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扣帽子不一样。它往往发生在争论之中,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同情一下犯罪者就称为圣母,虽然同情不代表原谅;为政府辩护一下就被称为五毛,虽然辩护不代表利益相关;清高一点就被成为绿茶婊,虽然清高不代表两面三刀;提点与众不同的想法就被称为理中客,虽然与众不同不代表哗众取宠。对方行为并不使人满意就给他扣上一顶帽子,这顶帽子看似是描述行为本身,但必然与动机有关,给别人扣上一顶装逼的帽子就是绝佳例证,别人的任何东西的自然流露都能被某些人看做是“显摆”,关键就不在于把行为的结果当做标准,而在于把动机揣测为显摆。
扣帽子能达到侮辱挖苦人的目的,无疑是「这顶帽子是什么」起了大作用。一部分原因在于词语与情感的联结机制,这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则之一。一些词语的所包含的信息会自动成为词语的一部分,看到“寂寞少妇”会兴奋,看到“心灵鸡汤”会厌恶,看到“成功学”会反感,看到“日本鬼子”会愤怒,背后则是这些词语所对应的信息长期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这也是扣帽子能达到攻击目的的原因之一。比如题主所引用的这句话:
强者,适应别人改变自己;弱智,改变别人适应自己;
这句话扣帽子的关键就在于,用“弱智”这个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词语去指代“改变别人适应自己”的行动者,其实没什么合理性,用一个词就概括了对方的行为容易让旁观者认为犀利,原因就在于逻辑关联性不易察觉,节约人们的认知成本。
扣帽子必然是主观判断,因为客观在于讲事实,而不是猜动机。人们对观点不认同可以从逻辑上,事实上去反驳,用扣帽子的手法试图从情感上占领高地,把励志文章叫做心灵鸡汤,把赞美国外叫做卖国,在我看来,这一点都不会显得犀利,反而有一种对方是A,但你喜欢批判B,所以把B投射到A上面,在分析问题中,这是盲人摸象似的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