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失格》到《小王子》,一边致郁,一边治愈
适逢周末,难得清闲,如果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恐怕我这种纠结人格又要在深夜里撕扯、分裂,陷入自责、失眠的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中。
《人间失格》乍听之下以为是心理学书籍,有如《荣格心理学》、《乌合之众》之类。拾起一读,是一部汇集故事的小说。手记中的叶藏天生恐惧人类,几乎从不表露内心的想法,为了迎合别人而故意扮演小丑搞笑博取众人的喜欢和欢心,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心中的恐惧,进而认为活在这世间妥协和退让才是“妙谛”。目睹身边人的心口不一、虚伪奉承,他惊异无比,但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本在绘画上颇有见解,却混迹社会,结交三六九等的朋友,和形形色色的女人来往,学习任性的种种卑劣,极力迎合社会最终失败一生。
故事引起一阵阵压抑和不适,生而为人,怎么可以沦落到失去了为人的资格?人类是群居动物,人际关系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有人的地方就需要交往,不好听的真话和好听的假话往往是假话令人愉悦,真话使人难堪,若处处迎合别人的感受,毋庸置疑怀疑活着究竟所为何人?心灵负累重重,何以在单程的人生旅行中轻装上阵、欣赏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876/3eeab4ea2ceb302a.jpg)
《人间失格》的故事不乏叶藏一个,读完的感觉却出奇地相似,从男人、女人的角度刻画了一个个神经症人格的心理活动,无不胆怯、无不懦弱、无不苟且、无不矛盾。“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多么敏感的人哪,书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一种看穿了世态但苟活着、放弃着的意识。
每个人都可以在《人间失格》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生而为人,多多少少心里也曾恐惧、怀疑是否自己也是一个异类,与人类格格不入。偶尔如此设想是可能的,但这设想只是一念间,若从未融入世间,总与正常人正常事背道而驰,那可真要认真检讨一番。啊,难道这就是不要轻易读《人间失格》的原因吗?
这有点致郁了,需要治愈一下,我要去找小王子。
《小王子》故事虽短,却是我读过的最舒心、最温暖的文学作品了,可不仅仅是儿童文学,成人更应该阅读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忘却成人世界的纷纷扰扰。一踏入小王子的世界,他一开口,你的内心就萌化了。“给我画只小绵羊吧”的简单心愿,问出的问题总要得到答案否则就一直重复地发问的执着,不懂大人世界的“正经事”,不问需要用数字才能回答的问题。保护好心爱的玫瑰不被绵羊吃了、在沙漠里找寻一眼清泉、抬头看满天繁星、悲伤的时候看日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876/6367562598b4f902.jpg)
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大人就是蘑菇,总是无聊又奇怪。
小王子懵懵懂懂、简简单单,但却有着两三岁或者四五岁孩童的纯真、善良和爱,他说“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本质的东西,肉眼是看不见的。”往往变成大人以后,就不再以那样的视觉和心态生活,反而忙着正经事而没有时间和一株玫瑰花对话,然而匆匆忙忙又忙得了什么?总要经历一生的洗礼,老去时才会看淡浮华,回归到无知的本心中,那时也会因为那颗小小的星球里种着自己花时间照顾的独一无二的玫瑰花而觉得整个星空都变得漂亮起来。
每个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我们也有独一无二的玫瑰花,小王子说“一旦你驯服了什么,就要对她负责,永远的负责。”偶尔难过,就和小王子一样嘟着嘴,去看日落,小王子说“一个人非常忧伤的时候,就喜欢看日落。一天,我看见过四十三次日落。”大不了也一天看四十三次日落。听小王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