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西游想法心理

笑看西游(十)唐太宗去旅游

2024-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乔少

《西游记》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一回讲的是唐太宗到森罗殿旅游的故事。

魏征与唐王下棋突然睡着了,梦中斩首了泾河龙王。唐王又喜又忧,自觉失信于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被斩首后,每天晚上都要去找唐太宗聊天,搞得唐王精神疲惫。唐王无奈之下搞了两个门神出来镇宅,贴在门上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画像就是这么来的。

看到这里想到一个成语,上行下效,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爱穿紫衣服,后来大臣们也纷纷效仿,跟着穿紫衣服。城中的百姓见大臣们出出入入,来来往往,一律穿着紫色的衣服,便纷纷竞相仿效。一时之间,齐国都城临淄满街一片紫色。

说到穿衣,不知道从什么时代开始,皇帝穿衣的颜色老百姓就不能用了。

权力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只要它的拥有者想要表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就会做出许多千奇百怪的事情出来,比如限制老百姓穿衣的颜色。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变成门神画像,这等事情,可能再也不会发生了吧。

人,总难免一死,唐王亦然。但是,怎么死和什么时候死,会有很大的不同。

唐王袖中揣者魏征的路条,就去森罗殿旅游去了,这个路条要交给一个叫崔珏的酆都判官才能生效。崔珏收下路条后,给唐王改了生死簿,还做了唐王的导游。

遥想当年,那个猴妖大闹森罗殿,强改生死簿,就被十阎王告上天庭。

猴妖、唐王,他们都是改了生死簿。对于生死簿而言,结果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件事情的受益者而言,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样的不同呢?

猴妖在妖界只能算作黑恶势力,唐王在人界是万人之上的王啊!

这种通过私人关系,擅自修改规则的例子,在《西游记》中并不少见。这种事情谁来监督呢?

十阎王当真不知道生死簿被改动了吗?看官看到六耳猕猴作妖时,就会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十阎王知道这个改动,只是当做不知,并且纵容这种行为了,为什么?

把为什么先放在一边,我们知道对于普通百姓如果出现这种事情,十阎王肯定不会这样装聋作哑,因为没有互利空间。

我们讨论过,规则是为真正按照规则做事的人制定的。

唐王会按规则做事吗?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他制定的规则是要别人按他制定的规则做事,而不是制定规则来约束自己。十阎王也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样都是规则的制定者,惺惺相惜,互相留一些脸面,如果未来有合作,也方便开口。

还是回到职场,又是一则故事。话说老板A下面有两个经理B和C,B下面有员工EFG,C下面有员工HKW。最近公司的业绩不好,怎么办呢?还是那个天天耍嘴皮子的B说,组织员工学习吧。A一听,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这么干。B建议所有员工早上九点到公司会议室准时参加学习,迟到5分钟罚款100元。第二天,EFGHKW都按时到了会议室,这一天由E给大家介绍业务知识。培训了30多分钟后,B进了会议室,看了一眼,说不错大家都在啊。

这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制定规则,然后让别人去执行。

继续。会议室里其实还有C,C与B同为经理,C是按时到的会议室。C并没有对B说“迟到5分钟罚款100元”,为什么?好吧,您再看一遍唐王和十阎王的故事,这就是规则制定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西游记》写唐王改生死簿,好像是理所应当,其实也反映了另一件实事,百姓对权力的崇拜已经到了可以忽视正当性的地步。因为他是王,所以在阳间可以惟心所欲,在阴间也有关系可以获得照顾。旧社会,百姓默认了这种存在,而众生平等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出现。

其实,《西游记》的作者还是对唐王的一些事迹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比如唐王与李建成、李元吉之间的故事,唐王成王的故事。

网络小说总喜欢说,杀一人罪,杀百人将,杀万人王。

我们看看《西游记》怎么说,

唐王旅游之前,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

唐王旅游途中遇到爸爸李渊、兄李建成、弟李元吉,作者这样写 “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

旅游的后半段,这样写,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既然在改动生死簿这件事情上十阎王给了唐王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我们再来看看唐王怎么回报。

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从此遂相揖而别。

这真的是:只有规则制定者才能明白规则制定者。惺惺相惜有了结果,互利互惠来了。

在枉死城唐王许的是钱钞,给十阎王许的是南瓜。是因为唐王知道十阎王缺少的不是钱钞,而是无法获得的稀有物品。

===

每年五一劳动节之前都有一次降温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