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美文(简书精品集)想法人生旅途

母子之间的战争,谁赢谁输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52人  青枫飞燕

17岁的孩子从上海卢浦大桥一跃而下,妈妈抓空的双手,以及看到桥下孩子后,跪在地上捶打地面,捶打自己的情景,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母亲的绝望乃至崩溃。

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无论孩子对错,都是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开导,都需要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谩骂。有什么大不了非要把车停在川流不息的大桥上,有什么大不了值得母亲打着双闪,在车窗外训斥孩子,为什么不能回到家里,心平气和的劝说,为什么不能和孩子好好的说话。孩子纵身一跃,毫无留恋,不给母亲片刻缓冲的时间,实际上是拿自己的生命与母亲在对抗。

孩子在对抗什么?

是曾经一次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还是不顾孩子自尊,随意谩骂和侮辱?是无论孩子多努力,换来的都是不够好的嫌弃和白眼,还是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是完美无缺憾?口无遮拦的指责抱怨,随心所欲的评判定论,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求,不合理的控制教导,不会平等,不懂尊重的认知,这些都是导致父母和孩子悲剧的原因。

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人太多的负担。

孩子集全家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够让自己脸上有光,门楣有彩,还最好能完成自己年少时的心愿。孩子压力大,要么逆反,用力抗争;要么假装乖巧,逃避唠叨啰嗦。

女人也是压力山大。既是职场斗士,又是家庭主力;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赚钱养家;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生活里承担着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女人的压力大,负担重,情绪浓,自然就少不了自愿自艾,少不了歇斯底里,少不了钻牛角尖儿。

如果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一个叛逆加冲动,一个焦虑加抑郁,感性,急躁,不理智,情绪化,都渴望被理解,但谁也不能俯下身来倾听彼此的声音。都渴望被关爱,但谁都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语言暴力,轻易就会毁了孩子的自信,埋怨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惶恐和无助。更有甚者,因为一件小事,就能下毒手,活活打死自己的孩子。

江苏9岁的男孩,弄丢手机被母亲活活打死,13岁女孩为地震捐款40元,被母亲活活打死。河南鹤壁市13岁女孩因为成绩差被母亲活活打死。

而另一方面,母亲耗尽一生精力,心血,财力培养的孩子,却无情的伤害甚至夺去了母亲的生命。

日本留学生5年间耗费了家中所有钱财,母亲甚至卖掉房产四处借债,而儿子仍然不依不饶。因母亲一句“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话,激怒儿子,掏出水果刀照着母亲一连戳了9刀。

24岁的男大学生捅死了打工陪读的母亲。

家,本是孩子依靠停泊的港湾,是给人希望,让人向往的地方。家里亮着的那盏灯,是我们一生渴盼的温暖和安定。但是,这样的家庭悲剧,家将不家,情将不情,还有什么企盼可言。

母亲和孩子本是最亲密的关系。母亲10月怀胎,用经血辛苦孕育着生命,但是将自己用生命换来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后,为什么就不能够善待这个生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香港陈美玲培养出三个斯坦福高材生,她用她的一生的传奇告诉世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妈妈。

美国伊泽尔·沃西基,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师。培养了三个世界富翁。她说:“让孩子们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比成为一个大人物,更加重要的事情。”

所谓教育,其实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化,物质上的富有,地位上的尊贵,权势上的显赫,更重要的是身心发展的培育,是健康的心理,有趣的灵魂,自信的笑容,优雅的举止。

一个人发展到最后,归根于人文的深度和品位的提高。即便是成年的我们,终其一生也在不断自我探索、完善,而在这个大方向上,我们其实可以与孩子一同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