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压垮小耳症孩子和父母?从心理开始崩溃……
小耳症不仅影响孩子的容貌而且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少父母都因孩子的小耳症,陷入了悲痛之中,除了自责之外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公平的对待似乎很常见,歧视从来就没有因为人们的爱心传递而消失。
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人际交往,都会受到异样的目光和嘲讽,所以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缓解,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将会造成负面影响。
和庄教授在聊天中得知,每次他去做义诊都会和小耳症患者及家长进行深度的交流,发现98%以上的患者都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小耳症孩子的家长,心理疾病比孩子还严重。
父母作为家里的中坚力量都出现问题了,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好起来呢?所以,在这里建议各位小耳症孩子的家长,你们若不坚强,将会是孩子心里永远的痛。你们要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小耳症孩子的心理疾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 自卑、胆小
因生理缺陷被同龄人嘲笑甚至孤立,别人的歧视和偏见。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与他人沟通的自信,不会主动接近他人,与他人沟通。他们失去了安全感,所以闭锁自己的内心,变得自卑,胆小。
2. 抑郁、孤僻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害怕孩子出门被别人议论,就不让孩子出门见人,除了家人,都几乎见不到陌生人。
等孩子长大点,开始上学时,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围绕他转,他不会主动和别人交朋友,从而失去很多交友的机会,造成性格上的孤僻、敏感甚至抑郁的心理问题。
3. 自闭
孩子的心理疾病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就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闭拒绝和他人沟通。
为防止孩子出现心理疾病或者疏导孩子的心理疾病,家长要怎么做?
1. 让孩子保持乐观
当孩子问起自己的耳朵时,家长不要躲躲闪闪,淡定从容的告诉孩子真相。态度像诉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比如:告诉孩子,耳朵只是生病了,等上学的时候,医生会帮你治好。
2.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在上幼儿园时,很多孩子都是懵懂无知的,有时候会受到其他小孩的排挤,作为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孩子多沟通,明白孩子需要什么,恐惧什么,呵护孩子的成长。
3. 不要限制孩子的社交
对于小耳的外貌,家长要客观对待,不要刻意的隔绝孩子与外界的交流,也不能讳疾忌医;乐观地对待孩子,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给孩子多讲一些身残志坚的故事,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内心勇敢坚强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天地。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大部分责任在于父母。所以父母更应该乐观坚强起来,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排解心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