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来自生活中华文学谷穗文刊

逃出白垩纪:地球上的五次大灭绝——苍鹰絮语(98)

2023-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孤寂的苍鹰

奥陶纪末——距今4.4亿年

第一次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4.4亿年的奥陶纪未。当时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然而由于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约百分之八十五的物种(如腕足类、头足类等)惨遭灭绝,三叶虫类元气大伤。

泥盆纪末——距今3.65亿年

第二次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3.65亿年的泥盆纪未。海洋退却,导致海洋生物遭到重创。这次大灭绝持续了近两千万年,对浅海底栖壳相生物影响最大。泥盆纪特征的珊瑚、层孔虫、苔藓虫等基本灭绝,全部的竹节石、部分腕足类和三叶虫相继消失。

二叠纪末——距今2.5亿年

第三次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未。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生物灭绝。当时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异常繁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深入内陆。但大规模板块漂移、陨石撞击等事件导致气候突变,约百分之九十六的物种几乎消失,包括三叶虫、海蝎、重要的珊瑚类群,以及陆栖的合弓类等许多爬行类。

三叠纪末——距今1.85亿年

第四次大灭绝发生在约1.8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当时地球被兽孔目爬行动物统治。海平面急剧变化,导致海水缺氧,造成海洋生物大量灭绝,牙形石类全部灭绝。

白垩纪末——距今6500万年

第五次的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当时地球遭遇小行星撞击,引起食物缺乏,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海洋生物也遭受了重创,前四次大灭绝中幸存的菊石最终灭绝。哺乳动物、鸟类等幸存者在恐龙消灭后开始繁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