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93:一瓢诗人
2021-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CC先生之简书
唐求 [唐](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
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
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
唐求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其诗仅存35首半,在《全唐诗》中自成一卷。
在街子古镇上,还有传说是唐求亲手栽下的4棵银杏树,街子民风淳朴、好客。
本地老人酷爱饮茶、摆龙门阵,吸着自卷叶烟甚是休闲。
有诗云:“沿街尽木屋,双溪水淙淙。五宫三六庙,瑞龙对御龙。两烛三炷香,八角映井中。家家幽兰翠,户户说唐公。夏凉秋来早,春暖无冷冬。古寺无污染,林木郁葱葱。凤栖藏古寺,休闲访悟空。人添外乡音,古房伴古松。主客成一家,到处有善翁。街子古寺好,此生始可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