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生(7)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5711/0df5ecef0b63ebdd.jpeg)
七、痛失儿女
外祖父去世后不久,父母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那时,他们的长子已经快满五岁了。父母年纪轻轻,就儿女双全,这样的日子,曾让多少人心生羡慕。可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最后却是一场空。
当时,我国正处于解放前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后方,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的支前工作搞得如火如荼。父亲既是一村之长,又是一个预备党员,他在村里积极开展征集粮食,组织村民编草鞋等工作。常常要忙到天黑以后,才能回家。
一天晚上,当父亲拖着一身疲惫走进家门时,发现他的儿子病情加重了。就在三天前,父亲已经知道孩子拉肚子的事。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以为孩子只是吃坏了肚子,过几天就会好的。
可谁知三天过去了,孩子的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当父亲发现孩子不吃不喝,拉出来的粪便成了黑水时,顿时慌了,急忙带着他去求医。可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根本没有条件医好孩子的病。可怜的父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的生命在眼前消失,却无能为力。
在母亲的家族中,连续两代人都没有儿子,这个孩子曾给全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从他一出生,父母就在灶神前烧香跪拜,给孩子起名“灶保”,希望灶神保佑自己的儿子长命百岁。可灶神爷并没有显灵,孩子还不到五岁,就夭折了。
失去了儿子,父母的天塌了。父亲无法排解内心的伤痛,他跳起来用头撞门柱,撞得头破血流。被人拦住后,他又冲出门,跳下了门前的涝坝。痛苦万分的父亲,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他几度自杀,都被守护身边的亲人和邻居救起。
母亲的痛苦,比父亲更加强烈。她十月怀胎历尽磨难把这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又辛辛苦苦把他养育到了五岁,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了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到头来,却落得一场空,这样的苦痛,叫母亲怎么能够承受?由于过度的悲伤,母亲不知昏死过去多少次。
可当母亲清醒以后,她却固执地认为,孩子的死亡,是外祖母一手造成的。因为在外祖父的葬礼上,外祖母让这个刚满三岁的孩子,从头到脚都戴了孝。在我们当地,人们担心小孩被“生孝”冲撞,忌讳给让六岁以下的孩童戴重孝的。有人曾劝阻过外祖母,母亲也提出过抗议。可外祖母认为,外祖父只有这一个子孙,如果他不戴重孝,外祖父的葬礼上就没有戴重孝的子孙了。外祖母的这个理由,让所有的人无法辩驳。父母只得硬着头皮,让这个只有三岁的孩子重孝缠身,为外祖父送葬。
可那以后,母亲心里一直不踏实。谁知在外祖父去世一年多后,母亲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其实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极有可能是重度痢疾要了那孩子的命。可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哪里懂得这些。她把自己儿子的死,怪罪到她自己的母亲头上。母亲和外祖母这一对母女,本来就有积怨。发生了这件事之后,她们之间的积怨更深了。
当时,父母的长女已经一岁多了。因为她太小了,不懂家中所发生的事情。父母痛哭,她也跟着哭泣。她那阵阵啼哭声,把父亲和母亲从绝望和痛苦中拉了回来。死的人已经走了,而活着的人生活还得继续。父母忍着巨大的痛苦,强撑着虚弱的身子,重新站了起来。
那时,小姨只有十二三岁,当我母亲做家务的时候,这个女孩就由小姨照看。每当小姨坐在炕上做针线活时,这孩子用两只小手按着小姨的肩头学走路。小姨在世时,曾对我讲过,在我父母的所有孩子中,这个女孩是长得最好看的一个。她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又黑又大的眼睛,笑起来的时候,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可爱。
这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是父母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可就在她刚过两岁的时候,却突然发了高烧,整日昏睡不起。从她开始发病,父亲一天也没有耽搁地,到处为她求医问药。可尽管如此,也没有保住她幼小的性命。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父母一连失去了两个孩子。这种钻心的痛苦,就是铁打的人也难以承受。痛苦万分的父母,双双病倒在炕上。
三天之后的清晨,父亲为了忘记痛苦,走出家门,投入到村里的支前工作中。可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他的疏忽大意,导致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母亲思女心切,她趁父亲走之后,一个人悄悄地上了山。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母亲的怀里抱着那已死去三日的女儿,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她满身泥土,衣服被荆棘挂破了,脸上身上血迹斑斑。由此可见,为了找到孩子,悲痛绝望的母亲,不知跑了多少路,摔了多少跤。
看到这种情景,在场的所有的人,心都碎了。母亲把那失去生命的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父亲和在场的亲人邻居费劲了口舌,想尽了办法,都不能让母亲松手。自从孩子夭折之后,母亲已经好几天不吃不喝,身体嫉妒虚弱。正当人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母亲突然昏了过去,大家这才把那孩子从母亲怀里抱走了。
母亲苏醒之后,再也不哭不闹了。她呆呆地坐在炕头,瞪着茫然无神的眼睛,怔怔地望着门外。由于悲伤过度,母亲精神失常了。那一年,父亲24岁,母亲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