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思维,能够真正拉开你和他人之间的差距

2022-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乖蜀黍

去年6月第一次读到《熵增定律》,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个物理学定律,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熵代表的是一种无序的程度;熵增表示的便是这种无序在不断累计;它被人们称为物理学界最可怕的定律,没有之一。

在我们个人的生活里,它出现在我们身上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孤立系统,

比如很多人每天都是工作、生活两点一线,很少给自己安排新的内容去打破这个既定的生活“系统”。

第二,没有外力做工,缺乏外界能量的输入。

就像有的人在家如同咸鱼躺平,有的人被拖延症捆绑未来,更多的人重复着上班、下班、回家的生活,没有太多压力,也没有太多动力。

这样的生活不断持续,沉溺其中不多思考,便是掉入了“熵增”陷阱。

特别喜欢何圣君老师的那句话:生命的过程就是持续对抗熵增的过程。

在对抗熵增的路上,何圣君老师一往直前,他不仅靠自己实现了从传统行业向新媒体行业的跨越,甚至在工作之余做到了每年出版一本书,比如2021年的《熵增定律》,2022年的《熵减法则》。

在《熵减法则》这本书里,作者从认知负熵、情绪负熵、财富负熵、身体负熵、沟通负熵、行动负熵六大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实用的熵减的生活方式。

和《熵增定律》相比,这本书更注重实用型方法论,指导性更强,书中所讲都是作者正在践行的内容,看过就能立刻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熵减的起点,是认知。

一个人真正改变的第一步,一定是从他的认知开始,所以这里我重点讲讲认知的部分。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北极星思维、选择思维、策略思维、概率思维和复盘思维这五个思维帮助我们重建生活的秩序。

北极星思维:你的目标是什么?

北极星永远指示北方,我们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北极星思维就是在认知上理解和找到我们的目标。

其实目标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但往往让我们头疼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

关于这一点,书中给出了一个方法:无论是读书还是看视频的过程中,如果你看到了别人的生活或者工作状态,内心有“我也好想这样”的顿悟和期盼,就可以拆解出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做到的行动。

作者讲了OKR结构,这里的O指的是目标,KR则是关键结果。

达成这个目标,我在每一个阶段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将这个结果不断拆解,直到它对应到你当下的行动。

比如:阅读100本书不应该成为你的目标,“通过阅读100本书,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目标。

而“一年阅读100本书”是你的KR;为了达成“一年阅读100本书”,你需要做到每周阅读两本书,输出读书笔记;为了找到每周阅读的两本书,你需要每周末逛书店或者找一些前辈给自己推荐书籍。

将KR 拆解到能够完全指导自己当下的行动,而不是假大空的“理想”,这样才有利于行动。

选择思维:我选的,是对的吗?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在选择上做得都不是很好。大学读什么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

在这些问题上,往往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明确的选择,大多数人“听家长的”“碰运气”“随缘吧”。

在人生的前半部分,这样的思维可以归于教育的结果。但从25岁真正踏入职场开始,我们都需要学会做独立思考,认真选择的成年人。

其实,不用害怕自己选择错误。

一位认知科学教授总结出了“37%法则”,指的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可以把“”观察,试错”和“最终选择”纷争两部分。

前面37%的时间可以用来观察和试错,记住让你自己最满意的部分;37%的关键点过后,一旦看到了和满意情况下差不多的选项,不要再犹豫了,选择它。

在25岁步入职场到60岁退休的年龄段中,这个37%的关键节点在我们工作的第13年,也就是我们38岁的时候。

所以在38岁之前,不妨大胆地去观察,去试错,打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策略思维:如何让自己知道,也做到?

就算是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知道了自己可以大胆地试错,我们可能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止行动、原地踌躇!

那怎么让自己开始呢?答案就是:鲁莽!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鲁莽法则。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先做就好。

大多数人做事情之前总是瞻前顾后,还没开始就给自己找了很多证据证明这件事情困难太大、无法成功,让自己裹挟不前。

你也有这个问题的话,不妨鲁莽起来。

每天写1000字很难?想那么多做什么,现在立马先去写今天的1000字就好了。

想要换新工作,但我觉得我不胜任这家公司,想那么多做什么,优化简历投递一下试试就好了。

除了这个方法,如果你习惯性给自己定所谓的“十大目标”,那也要学会“少即是多”,确保“事不过三”。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一段时间内只做3件事情,相信自己,能做完这几件事情,你已经很棒了。

此外,如果你的行动停顿不前的话,不妨找找和自己同频率的人,一起创建向上的环境;在同频的场域中获得能量;同时也可以彼此约束,共同进步。

概率思维:资源要分散,不要一把梭!

“梭哈”这个词适用于投资等领域中,指的是有人只看好某一一投资产品,将全部身家都压在这一投资品上的行为。

或许他的判断没有出错,但运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

也许该投资品需要三年的时间可以达到他的预期,但可能在一年半的时候,他不得不使用这笔钱。亦或者在这一年时间中大环境发生了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这一投资品失败。

而概率思维在投资上指的是通过控制持仓比例,来控制风险。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都压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的经济来源完全是工作。

那么可以预想,一旦这个人发生意外或者工作出现意外,这个家庭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如果一个人有3个收入来源,甚至有被动收入来源,那么他的生活是有很大保障的。

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斜杠青年,其实就是概率思维的体现。

复盘思维:复盘不是找问题,而是找未来

在此前一段时间,我对复盘的认知都是错误的,甚至非常抵制复盘。

复盘就是批判大会!复盘就是找茬!

有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因为我一直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复盘。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复盘工具PPTA

第一个P是对目标进行回顾。比如:做这场活动的初衷是什么?你阅读是为了什么?

第二个P是对策略进行复盘。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阅读的时候用的是标签阅读法,还是速读法?读书笔记用的是思维导图还是一页纸笔记?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你达到目标?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T指的是过程中我曾经出现过什么心态?

比如有段时间我将读书笔记发出去以后会有一定的焦虑,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认可,这其实就走入了误区,迷失了阅读的初心。

A指的是下来的行动,复盘的目的不是找问题,而是指导未来。这一次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接下来要如何改进?

如果能够将这五个思维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想象我们会成为多么自洽优秀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