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纸上电台:你的文章凭什么赚钱?!
2018年12月30日,纸上电台邀请猎户老师讲了《积累的价值》一课。
这节课,猎户老师讲得相当有趣,文学分类、信息收集、素材整理、热点把握、流量分析等等,满满的干货。
猎户老师文章热度分析表引起我特别欣赏的是,当谈及是否能通过写作来赚钱时,猎户老师的直言不讳。
传统学院派认为,如果想做一个好作家,想写经典的东西,就不要太指望自己的书能卖多少,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
猎户老师却很明确得说:有人写作是因为爱好,而有的人就是来赚钱的。
纵观文学史,如同莫奈、毕加索很有钱一样,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马尔克斯也是通过写小说成为富豪的。
再看中国,鲁迅卖得好、胡适卖得也好,就连曹雪芹活的时候也已经是网红了!
而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因为通俗文学的精彩往往是由事件决定的,而高雅作品的精彩却是被作家赋予的。
比如《红楼梦》,它不同于《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既没有打家劫舍的刺激也没有大块分金的豪爽,看来看去都是太太小姐们的吃喝拉撒睡。
这能有什么看头?
所以,以前评论家给这类文章起了个已经作废的词,叫“纯文学”。
就此,毕飞宇老师到如今还说,“不要把有精神指向或者有更高品质的东西和大众化联系起来。”
但反观《红楼梦》,它现行最普及的版本是由曹雪芹精彩的前八十回,和高鹗狗尾续貂的后四十后。
曹雪芹前八十回精彩到何种地步?
且看开头,话说这天是由四根柱子撑起来的,结果由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架,共工打输了,一生气就拿脑袋把天柱给撞断了。
天塌了,就得女娲补,可怎么炼的呢?
原来,女娲娘娘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然后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无用,就弃在青梗峰下。
请大家琢磨一下,这“大荒山”、“无稽崖”什么意思?合起来就是荒唐无稽嘛。而“青梗”呢?就是情根(爱情之根)的谐音梗嘛。
于是,这样的设定一下就勾起了读者的兴趣,而后全书在“贾府从兴到衰”与“宝黛良缘与宝钗姻缘的路线斗争”两个总线索交相辉映的情节下徐徐展开。
加上曹雪芹又是官宦之后,对官场、宗族之间的各种斗争都很熟悉。所以,表面看似稀松平常的一件事,等你回过味,越琢磨越有趣。
而这,和前一阵火遍北美的《摘金奇缘》,其实是一个路数。
《摘金奇缘》再反过头看高鹗的后四十回,不但大量穿插贾宝玉科考中举,贾府衰败后居然又有“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等等“大团圆”的窠臼,而且还尽其所能渲染神鬼显灵、因果报应等迷信成分,甚至为了能把前后两部分融合到一块,还对贾宝玉的言语、心理以及尤三姐整体故事进行了篡改与删减。
那其结果是什么呢?说来就是看得人郁闷。因此,82版《红楼梦》宁肯自己编剧本也不愿用高鹗的本子。因为好的文学,或者赚钱的文学,都是好情节与强诉求的同时存在。
但自朱光潜、王国维以来,所谓的“西方学院派”就爱对文学内部各部件进行分工,写诗词一定要讲“境界”、凡讲故事的都归到类型小说,而思想部分则要纯文学来承担。
于是,诗词就都成老干体了,而小说也都不好看了,类型小说甚至连思想价值不提了。因此,网上流行的话就成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似乎诗就是摆脱现实的工具。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既然是小说,那就要以故事为主,而写诗词,就必须懂得“以色喻礼”,即通过人们爱看的内容去隐喻某种深层规律即“道”的东西,毕竟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得发现美、欣赏美、体会美,将新奇、有趣、值得让读者去看的地方挖掘出来写到纸上,那读者就爱看,你也就能挣到钱。
同时,无论是情节还是精神,都涉及一个怎么发现、怎么欣赏、怎么体会的问题,也都是需要孜孜不断去学习的过程。你不去一步步得走完这个过程,又怎么能挣到钱?
写作,不论何种形式,想写好是个苦差事;苦在哪里?苦就苦在对各种要素准确的把握与精心的打磨。
因此,猎户老师说,想提高写作水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个星期写快速得写命题文章,下一个对自己的文章精心打磨。如此反复,一百篇以后就好了。
而《孔子诗论》也说“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诸多元素缺一不可。
另外,你知道这句话的前面,孔子说了句什么话吗?简简单单八个字:
行此者其有不王乎?!
阅读量对比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