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教会我们的沟通:是想求同存异还是要搞事情
赵某小白 2019-3-8
“我们互相怀疑对方的信念,因为我们试图寻找同类。”
——《十三邀》许知远
《十三邀》语言类的节目在近两年突然开始盛行,从《金星秀》到《今夜80后脱口秀》再到《吐槽大会》,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认识了李诞,池子,Rock,建国,思文等等这些会讲话的人,他们用段子来调侃生活,却把自己掩盖起来。
在这种消解式的语言与生活态度背后,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自我追问,我们该如何面对它。
沟通出现分歧“其实大家都过得不开心,但每个人都在强装自己特别开心。”
“我们好像失去了对这些事情改变的动力,改变的力气,(如果)我们是用一种解构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又)该如何自处呢?”
“我们这些人,连尘埃都算不上,如果说我们无路可走,怎么办?”“中国的年轻人是没有青年阶段的,都会特别快地希望自己,洗掉身上的校园气,都迅速地完成社会化。”
“一个人当他自己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不是就不应该,把下一代再带到这个世界上重蹈覆辙,是不是这样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去感叹,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许知远在《十三邀》中讲到“这代人的笑或者胡扯,不是那种扩张性的,延展性的,他反而是收缩性的……每一代人的方式不一样,这个时代应该是更多的包裹自己,我觉得这是面对一个从众年代的某种反应,因为包裹自我是安全的,这个社会其实更少特立独行了。”
画面转回到李诞在许知远的单向空间会客室里,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他们说到对于谈话方式的理解分歧上,李诞讲到“我的观感,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戏谑,有时候是自我保护吧……我终结谈话可能,就是因为无意识的我觉得这个再说下去,有危险,你是知识分子,我是艺人。我要再次强调一遍,我没办法,我要赚钱,我在您这过了瘾了走了心了……哎,算了,来,走吧,无所谓。”
问到许老师为何总是悲伤的许知远表白自己害羞,不喜欢在人群之中,所以会紧张,也不喜欢被别人碰上,但又想尝试,又想理解李诞是怎么回事。在他的认知里,这种李诞自以为是戏谑的谈话方式,他不喜欢,因为它戏谑是反谈话的,像这种消解会使谈话越来越窄,越来越小……对他来说是无意义的。
为什么我们观众会对吐槽感兴趣呢?李诞说因为好笑,许知远却质疑这跟普遍的无力感有关系。李诞认为喜剧这个事,如果做的够好笑,够优秀,所有人都会喜欢看,不用把它放在时代的框架里看。
诗人的时代是他的时代迅速社会化去接纳它
想也贯穿在活当中
谈到大家笑的点,也就是为什么好笑,李诞普及了两个知识点(敲黑板)
一个现在公认的解释叫做“恐惧解除”,就是发现这事儿没事了,哈哈就笑了,举了过山车的例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下来后过山车太好玩了。
还有一个解释叫“新知”,笑是对人自己的一种奖励,通过意外的手段也好,通过前后的铺陈和反转也好,初级你的理解是,一个意外让我笑了,其实深层的,生物上的动因是因为你获得了一个新知。
《十三邀》《十三邀》
《十三邀》
作为观众,我把自己分解了,一个外在我喜欢李诞他们讲的笑话,它解构了生活里的正常态;一个内在我追求的是许知远式的叩问,永远对世界抱有好奇和刨根究底;一个深层次我则认为无所谓,这本就是个无意义的时代,不知自己该做什么,或者该去思考,还是行动,我要拥有什么才会快乐。
中学时代,读过一则漫画《富人和渔夫的故事》
一位刚捕完鱼,饱餐了一顿的渔夫在沙滩上晒太阳,一个富翁走过来问:这么好的天,你为什么不去捕鱼?
渔夫说:我已经捕过鱼了,现在在享受太阳!
富人说:这么好的天,你怎么不多捕些鱼呢?
渔夫反问:为什么要多捕些鱼?
富人说:捕多些鱼你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卖,然后你就会有更多的钱。
渔夫回答:有更多的钱做什么?
富人说:有了更多的钱,你就可以买一艘大船去捕鱼,还可以雇佣几个帮手。
渔夫问:买大船,雇佣帮手干什么?
富人觉得穷人笨得很奇怪,便说:有了大船和帮手,你就可以赚更多更多的钱,你可以多买几条船,捕大量的鱼,直到卖不完,开鱼类加工公司。
渔夫问:然后呢?
富人说:然后赚大量的钱,多开几家公司,做董事长。再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能舒舒服服的在这里晒太阳了。
渔夫笑着反问:那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吗?
时间的狗这大概就是两种不同心境下的自己,就像李诞说的,你要活得有欲望的,才使生活变得五彩斑斓起来……最可怕的就是也行,因为在心里这种选择真的行,所以一定要逼迫自己,变成现在这样,才能健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