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作业》读书笔记9
(文 刘俊芳)
阅读页数:P115—128
【导读问题】
一、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必要性 2.与学习内容的联系程度
3.可理解性 4.作业类型 5.作业难度
6.作业量
二、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基本策略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基本策略:
2.关系:是一个自我循环、相互关联的系统。
三、课程目标,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正确理解课程视域下的课程目标。
课程视域下的课程目标反映的是课程标准的整体目标与要求。课程标准是引领学科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代表一门学科课程的方向与整体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教学、作业、评价、校外活动等多种渠道来共同实现。
2.科学处理好单元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的关系。
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保证作业内容的可理解性,避免因为作业内容的陌生,导致作业难度加大,加重学生负担,也有助于潜在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四、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关系何?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一致性和互补性
2.表现在:
(1)与当天教学紧密相关,学生已经掌握但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的,有针对性设计强化和巩固作业。
(2)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掌握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课后作业来弥补。
(3)针对与教学目标没有明显关系,但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与要求的,作业需要对课堂教学中一些无法开展的活动及无法培养的素养进行弥补,与教学共同实现课程目标。
(4)作业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紧密,体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思想。
五、作业目标确定过程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六、作业目标描述体现哪几个基本要素?
应体现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七、作业目标设计应注意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注意作业目标的传递性原则
2.作业目标的递进性
3.作业目标的诊断性和可检测性
4.作业目标的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5.作业目标描述具体与概括的把握问题
八、有两种作业目标表述的方法,作者更认可哪种?为什么?
1.两种作业目标表述:
(1)描述某一种主题或年级作业的共性目标
(2)明确每个单元的作业目标(作者更认可)
2.原因:
(1)单元作业目标指向明确,凸现重点,体现不同水平;
(2)单元作业目标数量合理,既不过于宏大,也不过于琐碎繁杂;
(3)单元作业目标结构合理,注重内在的逻辑性,前后具有关联性;
(4)科学处理单元作业目标、学期学业目标和学科常规作业目标间的关系;
(5)体现了单元作业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异同。
九、如何将单元目标分配到课时中去?
单元作业目标分配到各个课时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有些单元作业目标可以分配到几个课时甚至所有课时;不同课型所分配的作业目标应该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