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本质

2017-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天蓬O帅

这两天又重新看了一下麦肯锡关于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方面的一本书籍,看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这一就是重新明确了问题这一概念。

问题,从我们降临到这个时间上的时候就开始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也是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中慢慢地成长,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流程一般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评估方案-执行方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给他一个小时时间让他回答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他会用55分钟来分析这个问题,因为一旦对这问题有了足够清晰的认知,接下来的5分钟足够你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首先对问题有正确而又清晰的认知,即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对问题有明确定义,所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因为对问题有正确确而又清晰的定义,你解决的方案才能不被局限或者误导。
举个栗子,今天天气预报说下午会下雨,这个时候一般我们很自然想到的是要不要带伞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会基于要不要带伞这个问题就分析,直觉就会认为带伞是很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带伞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真实问题吗?不尽然,其实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希望自己不要被雨淋湿,当我们明确我们的问题是不想要被雨淋湿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案就会有很多,比如也许下雨的时间只是在下班前,下班后也许雨就停了,这个时候解决方案就是不用带伞,也许同事刚好顺路可以送我回家,也许今天我可以在家工作,当然我也可以带伞,这个时候其实你的整个个焦点都放在了如何不让自己淋湿这个问题上面,带伞只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而已。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想解释一下问题这个概念,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一句话:问题就是理想和现实之差,比如我们上班发现有同事都买的是gucci,lv等奢侈包包,这个时候你的问题不是说要去买一个包包,而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那种落差,针对这个落差, 就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也许你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升值加薪,也许你可以不买包包而是直接买车等等其他也许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哪些因素是与这个问题本质相关的,哪些因素看似相关却属于干扰项,对问题定义的差异决定了解决方案的差异,解决方案的本质就是针对对象的状态和对象所导致的问题作分析,将相关因素进行拆分,归类和逻辑链接,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MECE。
好了,上面是我对问题这一个概念的浅度理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富豪要出差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他的豪车停放是个问题,根据我上面的陈述,您是否可以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清晰而又准确的定义呢?欢迎留言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