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照片作一个温馨提示

2015-09-09  本文已影响118人  土城市

为阅读照片作一个温馨提示

@土城市

为阅读照片作一个温馨提示

@土城市

摄影爱好者大多是热情的实践者,他们会随时操起照相机,赶往一个取景地,不惧跋山涉水携带累赘摄像器材之苦。他们也经常组织其他爱好者一起拍摄同一主题的作品,交流拍摄心得。有的爱好者对器材的了解或光影数据的熟悉令人咋舌,这难免令非摄影爱好者有些灰心丧气,觉得拍摄的门槛过高,让他们望而却步。

虽然摄影爱好者热衷于实践、操练,但对有意识地提高摄影艺术修养、了解照片承载的文化历史意义就不一定那么热衷了。摄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拍摄是一回事,分析、理解其内容是另一回事。对于照片的欣赏,不仅在于评价摄影技术的恰当处理,更在于揭示摄影背后的深层表达。如何对一幅作品作出分析,需要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对作品表达涵义的理解力,蕴含着对时代意义的感悟。

“人人都能拍摄一张照片,却不是人人都能读懂一张照片。”资深图片编辑李楠的话点出了《怎样阅读照片》这本书的价值。提高对照片的欣赏能力,判断一幅照片的艺术特点,仅凭借对摄影操作的热情实践是不够的,而且过于重视实践和操作技术,恰恰可能造成对照片的人文价值的忽视。毕竟,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是建立在摄影技术基础上的艺术表达,不全是摄影技术技术数据的展现。《怎样阅读照片》正好可以作为培养摄影感觉和人文素养的入门读物。

该书作者是英国著名摄影史学家。不同于他的《摄影简史》、《时间量度》等专业性著作,《怎样阅读照片》避开流派纷呈、分门别类的摄影史写作方式,用摄影家的名字作标题,按时间顺序列出了19世纪40年代摄影诞生以来69名摄影家的代表作品,以娓娓道来的口吻撰写了简要评论。类似散文的编排方式,消解了摄影艺术的高门槛和陌生感,阅读时应该会显得比较轻松。这样编排的好处是读者可以随意翻开一页,不用担心错过那个流派,大可只凭感觉阅读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或那张照片,阅读作者的解读文字。这有点像阅读微博微信,十来分钟可以读好几个人;在地铁里,一分钟可读完一页。我相信读者读罢,会喜欢上其中某个和几个摄影大师,也一定会对自己的摄影实践有所启发,心中跃跃欲试想去模仿某种风格、某张照片,在下一次拍摄中去尝试。这无疑延伸了该书的价值。

另外,作者对摄影家和代表作品的介绍,措辞优美,缓缓铺开,不急不慢。读下来,有时候感受到作者的文绉绉,有时候又体会到句中夹带着的善意和温情。行文虽散,但对每一摄影家和作品的介绍并不散漫,而是主题突出,竭力在剪短的段落中展现摄影家、作品的特点。

作为入门读物,该书也不浅陋。或许是特意为之,作者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时间线索,与一些大师级的摄影家一起,勾勒出历史感。在不少照片中,可以看到时间的印记,甚至人生的沉浮和沧桑。阅读时,常常会发现直透人心的照片。以纪实摄影先驱刘易斯·海因《埃利斯岛上寻找丢失行李的意大利家庭》为例,这幅摄于1905年照片,展现了刚踏入异国他乡的一家人的惶恐和憧憬。他们就很不幸地丢失了行李,画面中老妇人眼神警惕,男孩装出小大人的样子,与妹妹靠得很近,妹妹很信任哥哥。经过时空转换,百年之后的今天看这张照片,我还很牵挂这家人在陌生岛屿上的命运:小男孩一辈子做过什么?他跟两个妹妹有生之年过得如何?哪一年离开人世?他们的后人如今在哪里?作者是在一瞬间,偶然记录了他所见的一幕,但一百年后的人还在里面找到感动和体会担忧。如序言中所说,“摄影的内容也可以被视为唤起人的情感,委婉地表达出着重于空间中的对象的心绪。”

阅读照片可以触摸人生的温度,可以触碰世界的多样,《怎样阅读照片》将启发读者面对一幅陌生照片时所需做的思考,或者帮助读者在仓促地为一幅照片下结论前作一个温馨提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