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这些年我欣赏的女性

风华绝代陈文茜

2020-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陈若语

如果要写一份2020年的总结,陈文茜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秦海璐-话剧青蛇-田沁鑫话剧-话剧北京法源寺-李敖-陈文茜”

这是今年开始了解陈文茜的路径,因为了解而热爱,因为更了解而渐生失望。现在回顾,已少却一份当时的狂热。

更早几年前,关注刘若英的时候也看到过她,这个路径里的陈文茜,只是一个主持人,阿信与奶茶访问里的不受粉丝待见的主持人,后来回看那段访问,我想,阿信出场的受欢迎程度会不会让文茜有稍稍的醋意,毕竟她当年也曾万人空巷。

“风华绝代”这个词,轻易使用不得,偌大的娱乐圈,能够得上的恐怕也只有林青霞罢。然而这确是我当时对陈文茜的印象。李敖大师视陈文茜为知己,他曾说,形容一个女子最好的中文词是“风华绝代”,当然,他并没有指陈文茜。在他口中,陈文茜是才女,算不得美女。自然是出于他一以贯之的女性审美。

然而陈文茜的风华绝不在表象。初识的她,是我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模样。“风华绝代”四个字,在她身上当之无愧、恰如其分。有些女人,很好的姿态仪表,穿透后,能看到的却越来越少。陈文茜的风华如钻石,每一个年龄阶段,每一个切面都璀璨无比。妩媚风情与风雅智慧并存,艺术品位与理性思辨兼具,更难得的是天纵才情下的坚韧倔强与善良慈悲。集于一身的优点,超越了男人与女人的界限,也超越了所谓年龄的框架。某个节目中评论别人时无意中一句“成功不必在我”又在瞬间让人看到坦荡的担当。

其人,外表是极致的女人味,骨子里自带一种与生俱来的气势与风范,用柔柔的语调打着杀人不见血的机锋。所谓风华,大概就是这种迷一样的混合特质吧。张爱玲是她早年的偶像之一,事实上她的人生格局早已超越张氏和她笔下的人物。或许因为她更宽容、更豁达,有着她们不及的风趣、幽默与口才。

她的人生经历丰富到令人目不暇接,早年参加党外运动,后来留美读博,回台后继续参与政治,后又退出政坛在媒体上针砭时弊。又因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与涉猎研究,所开节目涉及音乐、财经、政治、历史各个领域。通过她,串联起来对岸所有的名人,她几乎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有关联,甚至交情匪浅。有个大陆的节目介绍她说“游走于政商之间”,似乎算是事实却又不尽然,我所见的她,少了份心机,多了些随意与自在,她更多的好友是艺术家。

7月份曾不无遗憾地写,像她这样一位天才与多领域的通才只在东南一隅为人敬仰,实在是我们的损失。几个月来看法改变了,如今的时代人们似乎惯于线性思维,抓住一点就能对一个人喊打喊杀,党同伐异,以陈文茜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只发表她自己想发表的言论,到哪里都是政治不正确。甚而在微博只谈风月的她,也会因为被截取的节目中的只言片语而受到谩骂。如果有更多的人认识她,或许一些人会欣赏她,更多地人大概盲目跟风批判吧。但愿左手艺术,右手政治,走过各个时代的她,有一个强大的心灵。这似乎是勿庸赘述的,当得知她有着相伴一生的免疫系统疾病,并怎样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边缘之后。

因为她,渐渐地去了解电影《悲情城市》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对彼岸的印象从过去的立法院打架过渡到无比美好的人。蒋勋、刘若英、李安、丁乃竺这些原本在各自领域成就已广为人知的人们,他们都与文茜相识甚至是至交。惊叹于她的交游广阔,更佩服于她的气定神闲与惊人记忆。

看她的节目,读她的书,复又看她当下的节目。在当下,因为我们深切地身在其中而知外界的了解并不尽然。那么对岸的同胞们,如果你们不曾生活于此,又怎会感同身受。于文茜,早知她与我们立场不同,想看到她的谈话,却在逆耳之言中渐生失望。她自己都说,人会偏爱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这是自然。她站在对岸,用所谓普世价值观审视这里。尽管她以我目前所无法理解的高度反对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尽管她已经用了最大程度的理性客观,言论中依然有着矛盾与困惑。而我,自然而然站在此岸的角度同情可惜他们失落的家国与文明归属。这或许就是教育与环境之于人的烙印。至此,我不晓得该遗憾还是庆幸很多人并不识得她,只言片语足以让她被归类。

对彼岸的了解,也因渐渐地深入又回归到立法院打架。那些美好的人们,仿佛存在于另一个平行时空。更多的人,用更多的偏见与敌意看待大陆,远甚于大陆之于对岸。即便如此,我依然愿意称他们为同胞。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对外尚且如此,何况是同我族类。

对文茜而言,岛屿太小了。然而大陆就能容得下她吗?这或许是为什么她自诩世界公民而反对民族主义。她是一个特例,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哪个时代。至于她的涉足政治,是时代之于一个满怀正义感的少女的偶然。她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不仅体现在了职业领域,更赋予了她的文字两极。政治财经杂文说理清晰,个人情怀深情隽永,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毛孩子。

于是我知道,我的失望里,更多的是因为赋予了太多的期望。赋予一个凤毛麟角的心怀正义与原则的,不肯妥协的并有影响力的人太多期望。特别是她十几年来频繁往来报道大陆,本来已经走得很近,为何如今眼看着走远?意识形态真如高墙可以隔绝心灵,阻断交流吗?我的失望里,更多的是预设了立场与判断。其实听一听来自另一个角度的观点又有何妨?对岸的人们遮上了双眼不愿意看见,捂起了耳朵不愿意听见。那么此岸的我们呢?

在对岸看到了完美继承的中华劣根,视亲人为仇敌、引外人为己援。时代已经远去,当政者继续愚民。依然忍不住想问一句,中华文明复兴的荣光里,台湾的同胞们,你们怎么可以缺席?

世纪初的陈文茜立志参与两岸事务,解决两岸问题,时光过去二十载,不晓得她是否此心未改,不晓得将来她是否有此机缘。就算是一厢情愿的期待,也无碍于作为一个人类,我对她的景仰与钦佩。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感谢陈文茜,这一年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感谢她活出了我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模样。

感谢她那些柔情隽永治愈人心的文字。

感谢她的渊博学识,带来很多不同领域的观察与观点。

感谢她的节目,藉此看到了更广博的世界。

它们,无关意识形态。

祝她平安健康长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