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本善到人性本恶到人性自由到神性(一)

2018-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镜水堂

人性的话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所谓自古到底有多古无从考究也无共识,亦非今日突发奇想之中心。这场闲来不知所谓的无谓思考来源于某天晚上一位朋友的思想跳跃——我们先是闲聊了婚姻制度的话题,接着忽的就到了人性的话题(也许TA的思考是很顺利的过渡来的,但我并没有沿着同样的路径)。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流传最广也是最为人知的一句关于人性探讨的论断。该论断的主人与该论断一样有名——儒家宗师孔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该句出自三字经,原典成书年代及作者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总是远在孔子死后。孔子有无明确提过“人性本善”一说虽未可考,然而就儒家的中心思想来看,若有人提出人性本善一说,也是极有可能获得赞同。老孟子倒是真提过“人性本善”:“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第二篇)。这里孟子以水做比喻,说人性之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所以人也“无有不善”,而人作恶是后天形势所迫,这并不是人的自然(天生)属性。读到这里看看相当有道理,这可是先贤老孟子说的,谁敢轻易质疑?然而孟子的话毫无逻辑可言,显然是洗脑式的诡辩。不信可以看看这句:“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恶,其性亦犹是也。”“人性之恶,犹水之就下也。”——人性之恶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啊,水的确是往低处流的,于是人性就是恶的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孟子无理在用既定之事实(水之就下)来证明另一件不相干的未解之事(人性本X),水之就下其实与人性沾不上一点边,本来就是两句话,这是一个可笑的逻辑谬误。我还能用水之就下证明外星人的存在,看看这句:外星人是存在的,犹水之就下也。我甚至能证明地球是方的:地球是方的,犹水之就下也。事实上以上各句只要假设任何一句成立,你就没法否定其他句子,你可以用这个句式证明任何事情,但这当然是错的,错在这个句式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水之就下既不是外星人存在的证据,也无法让地球变成方的。所以在人性问题上,孟子显然在胡说,企图用歪理对大众洗脑。

那么人性究竟是何,事实上对于人性一说都没有公认的完整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的自然属性,或者天生属性。那么人出生时的原始状态——婴儿,具备善恶观念吗?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首先要提醒各位注意一点,所谓“善恶”是人类定义的概念,并且是人类才有的概念。现在还没有办法向动物传达人类善恶的概念,并证明它们完全理解了。我们并不能因为狮子杀生吃肉而将它归类为邪恶的动物——那只是生存需要罢了;我们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人吃了鸡肉而将他归为邪恶的人——即便那不是为了生存需要,所以人类的善恶概念是一个抽象概念,有着宽松的定义和模糊的边界——这使得善恶评判即便是对于有学识的成年人类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虽然有时候是容易的)。那么,人类是什么时候才有是非善恶概念的?如果我们接受“善恶是人类提出的”这一假设后,再结合人类必须学会语言这一技巧后才能向他人传达概念(也包括理解他人通过语言传达给自己的信息)这一事实,就能得出人必须学会说话才有机会理解善恶这一结论。注意这里的语言除了包括可以说出口的那种,也包含文字、手语等人类可以理解的任何交流工具。假设存在那么一种个体,可以脱离人类可以理解的任何形式的交流工具,而能够理解人类的善恶概念的话,我们就不得设计个实验证明动植物也有人类提出的善恶概念了。

在接受上面的假设后,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婴儿是否具备善恶观念?显然刚出生的婴儿是不会语言的——人类婴儿具备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本身。你根本没有办法对刚出生的婴儿传达任何一个你能用语言描述的概念,尤其是善恶这样的抽象概念——既然如此,那么到底有什么理由让我们认为婴儿具备“善恶”概念并且理解“善恶”所指呢?如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便无法支持“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中的任何一个,而取“人性无善恶”的观点——婴儿的行动是基于本能而并非人类的观念。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