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百病生,掌握这些方法,想生病都难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经络艾灸养生

很多人都喜欢问我脾胃虚弱如何调理,今天我就来说说脾胃的那些事,首先我们要先了解脾的位置、功能、特性等;其次我们要知道脾虚有哪些症状,以便及时调理;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明白哪些不良习惯会伤害到脾,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从源头做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脾胃虚弱百病生,掌握这些方法,想生病都难

一、脾的概括

脾位于人体中焦,横膈之下的腹腔内。脾的阴阳属性被称之为“阴中之至阴”,在五行中属土。属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脾与六腑中的胃相表里。其在志为思、藏意,在体合肌肉,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与自然界的长夏相通应。

二、脾虚有哪些症状

容易劳累、四肢乏力、容易感冒、积食、大便黏膜、手脚冰冷、贫血、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流涎、面色发黄、舌苔厚腻、头发稀疏、消瘦、白带过多或过少、过度肥胖或消瘦等等症状。

三、哪些生活习惯会影响脾的功能?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过多的水果、吃大量的冰镇冷饮、食物,这些行为都会损伤脾阳,影响脾的运化。

所谓运化,就是说把我们人体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进而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如果我们的运化功能弱了,那么生成的气血就会减少,无法供应到我们全身,我们都知道,人活着需要足够的气血才行,如果气少了(也就是阳虚),时间长了也会影响血的生成,因为气为血之帅,气少了,血液流动就慢,慢慢的就会形成血瘀,出现经络不通,各种各样的痛症。

四、那么我们要如何调理脾胃功能呢?

1、食疗法。

民以食为天,如果不吃东西,天天做各种、保健、按摩、刮痧、艾灸等都没用,都不会有一个好的健康身体。那么要吃什么才能达到健脾胃的功效呢?

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款食疗:

①浓米汤:

【原料】大米、东北大米、有机糙米(任选一)100克

【制作】将米洗干净,倒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半个小时即可得到浓稠的米汤。

【用法】喝米汤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清肺热

②莲子桂圆粥:

【原料】 莲子20克、桂圆肉10克、糯米50克。

【制作】取莲子、桂圆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欲不香者,可经常服用。

③五宝粉

【原料】山药、薏米、红莲、白扁豆、茯苓

【制作】等量打成粉

【用法】煮粥的时候,每次加一二勺进去,根据米的多少来加,米多就多加些,米少就少加些

【功效】健脾补肾等多种功效

④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生姜15克,葱白30克,胡椒6克,绍酒20克,食盐3克。

【制作】1、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后拍破待用。

2、山药用清水润透后切成0.2厘米的片,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注入清水适量,投入生姜、葱白、胡椒、绍酒,先用武火烧沸后,撇去浮沫,移文火上炖至熟烂,捞出羊肉晾凉。

3、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中,再将原汤除去姜、葱,略加调味,连山药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此汤以羊肉、山药为主,山药有补脾胃、益肺肾的作用。故此汤补养脾肾之力较“羊肉羹”为强,而温中散寒之力则较弱,且无行气消滞之功。脾肾虚弱、食少倦怠、便糖腹泻或肺虚久咳、妇女脾虚白带、小儿营养不良者等,皆宜食用。

⑤红枣小米粥

【原料】红枣10个、小米30克

【制作】先将小米清洗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

【功效】此方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胃虚弱患儿。

⑥莲子山药粥

【原料】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莲子去心,与山药、粳米、水共煮粥,待温加积安堂枣花蜂蜜2勺食用。

【功效】 此方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

2、药膳疗法

①麦冬沙参扁豆粥

【原料】沙参、麦冬各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

【制作】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用此汁液与粳米、扁豆共煮粥食用。

【功效】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

②猴头菇黄芪鸡汤

【原料】猴头菇250克,黄芪50克,鸡肉500克,胡椒粉、生姜、葱白、黄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猴头菇洗净,用温水泡发好,捞出洗净,切片,发猴头菇的水用纱布过滤待用。鸡肉洗净、剁块,再把黄芪洗净,切片。将鸡块、黄芪、生姜片、葱、黄酒、发猴头菇的水和少量鲜汤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烧炖90分钟,下猴头菇片,再煮45分钟,加入盐、味精和胡椒粉调味即成。

【功效】补脾益气、养血生津、抗肿瘤。适用于肺结核、肿瘤、贫血、肺气肿、增加白细胞、改善肝功能。

【注意】不宜与兔肉、大蒜、鲤鱼同食;不宜与铁剂、左旋多巴同食;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不宜用黄芪。

3、中成药法

①补中益气丸:主要功效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临床上常用于素日少气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虚者;脾胃气虚、身热多汗或素体气虚、久热不愈,以及气虚外感、身热不退者,亦可酌情使用;慢性胃炎、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肝炎、慢性腹泻、慢性痢疾。

②香砂养胃丸:主要功效有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③参苓白术丸:主要功效有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④舒肝和胃丸:主要功效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两肋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4、穴位疗法

按揉足三里、太白、内关、三阴交、公孙、阴陵泉、血海、中脘穴等穴。

5、运动疗法

仰卧起坐:仰卧于床,两手抱在脑后,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早晚各进行5-10次。

仰卧挺胸:仰卧在床,以头和腿支撑,用力将胸腹挺起,一起一坐,连续15-20下,每日2-3次。

仰卧抬臀:仰卧于床,两腿屈曲,臀部昼力抬起,反复20次,早晚各练1次。

仰卧做骑车动作:至腿疲劳为止,每日2次。

仰卧抬腿:仰卧于床,两腿交替上抬20-40次,每日2次。

6、艾灸疗法

凡脾亏胃弱,症见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纳食减少,失眠多梦,月经过多等证均可灸中脘、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

如脾胃虚寒症见胃脘冷痛,腹胀痛,泻痢,甚至五更泻等证可灸中极、关元、中脘、足三里。

对于年老体弱者,经常灸足三里和三阴交,可以调整阴阳,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7、小儿脾胃虚弱的按摩方

(1)补脾经300次,运内八卦200次。

(2)点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3)顺时针摩腹2分钟。

(4)捏脊6~9遍。

(5)按揉大椎穴1~3分钟

(6)拿肩井3~5次。

最后总结脾胃有六怕:一怕撑,二怕凉,三怕甜腻,四怕湿,五怕不运动,六怕多思虑。那么我们要想脾胃好,首先就要做到以上六点,然后再进行食疗加经络调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做不到以上六点,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也是很多人吃保健调理品、中药中成药和各种食疗不见效的重要原因。脾的养生要点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日常生活中好好准时吃饭、按时睡觉、少动怒思虑、适量运动。做到“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根据时辰养生法,每天夜里10点多钟就上床去睡,早上睡到自然醒;另外该大便的时候要去大便,不要憋着。多运动,假如吃饱了不运动,就算营养到了肌肉也没有用,反而无形中还增加了脾的工作量。如果始终不能消化这些营养,慢慢地就会在身体内凝滞成湿气。但人体内并不需要这种湿气,最终使得人体多调一份元气上来把湿气化掉。这就告诉我们:不运动也会耗散元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