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死书
2015-06-28 本文已影响178人
ChDWu

又有人请我推荐书,放之前我是特别乐意的,但是最近却开始有一些悻悻然,不过还是会耐心推荐一二。
读了更多的书,看过更多的人,终于意识到大千世界,人各有志。邀我荐书的朋友,或出于社交需要,或出于自身进步的原因,但凡能想起邀我推荐的,一来多少对我有一些了解,二来也是看得起我,无论是哪种原因哪种情况,好意或盛情,都不能让它掉到地上。尽管我某一次异想天开尝试摸了次底——最近推荐的4、5位朋友的各一两本书,没有一个人在一个月内读完,还有说刚下订单书还没到。
上学读书那会儿,小地方小学校,竞争压力不大,每次上完课做完作业还有大把时间用来读课外书——童话武侠科普知音读者故事会,每每看到下了课还抱着课本死啃的同桌都表示出不屑——“读死书”的家伙,但是却忽略这群家伙再差也终究不会是班上最后几名。
等到了更大的地方,读了更多书,见了更多人,才发现大千世界,人各有命。小地方出来的人,再读上理工科,十有八九不善交际。人说成才几步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想想对于一理工宅男来讲,最经济最容易实践的也就是读书这件事情了。
同为理工男,能体会“贱人总是矫情”,总想用最佳的姿势读书,于是到处找人推荐,到处找“如何阅读一本书”,到头来却总是找不到最舒服的姿势去读书,再一忙,就更心安理得不读书了,美其名曰要择其良日再读书。
学车那会儿,忙,没时间上课。教练师傅说,你拿着单子,有时间就背,前几十遍不用走心,照着字面念,念顺了再开始理解意思,然后开始背,完了上车练的时候将动作与口诀结合起来做。一开始不信,但反正也心不在焉,一试,挺灵。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读到《学习的艺术》作者讲到“划小圈”的概念,恍然大悟。
要不你试试?
微信公共号: 产品生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