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牛九菊
(一)
夏秋季的农田里长满了玉米,漫山遍野望不到边。
这是一片墨绿的玉米地,玉米长得近两米高,黑绿色的叶子遮掩了一半多的阳光,即便在晴朗的夏日中午也能创造足够的阴凉。粗壮的玉米杆整齐地排成密集的队列,像仪仗队一样阻挡着路过的行人的视线。并且,此地不靠大路不靠村庄,它只靠近一大片杨树林,杨树林里疯长的灌木丛进一步阻挡着行人的通行。除了知了的叫声和鸟类的合鸣,平常连个声音都没有。这一切让它显得分外幽静偏远。
这块地是牛九菊家的。牛九菊也喜欢到这片地里忙活,借下地干活的理由,牛九菊经常和他的未婚妻仝芳在这里悄悄约会。就是在这片玉米地,他们俩初尝禁果,当时两个人都手忙脚乱,激动得不知所措,尝试了很多次才勉强成功。那时候的他们是快乐的,那段时光又是那样的美好。肉体的接触让他们在感情上也拉近了很多,“小两口”经常眉来眼去,悄悄回味他们独特而私密的快乐。
(二)
牛九菊有三个姐姐。牛九菊小的时候,老牛就吹牛说我们家九菊将来不会愁媳妇问题,因为“实在不行就用一个姐姐换个媳妇”。在旁人将视线转向他的三个女儿,心里盘算哪个可以成为自家儿媳妇时,他通常会话风一转:但这完全不需要,因为我早已经给他存足了娶媳妇的钱。
这话还真不是吹的。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老牛作为脑筋最灵活的一批人早就行动起来了。他拿出几乎所有的积蓄买了一辆自行车,到城里贩卖些冻海鱼,然后运回来到乡镇的集市上卖。那时候没有冰箱冰柜,冻鱼的冰很容易融化,难以长期保存。因此,老牛通常是半夜起来,摸黑沿着国道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城里,然后在批发冻鱼的商店开门时第一时间买鱼。鱼被摆放在长方体的托盒里,加上些水冻起来。之后托盘拿走,于是形成一“块”长方体的鱼块。每块有五六十斤,老牛每次驮三块150多斤。为了防止鱼在运输的过程中融化掉了,老牛用木头做了个箱子,用棉被把四周包裹起来,把鱼块放中间包着,然后骑上车一路奔回来,正好赶上这边集市开始。
为了做生意,老牛吃了很多人想不到的苦。那时候没有路灯,夜晚的照明全靠月亮。如果下弦月晚上没有月亮,整个世界就像被熏黑了一样,几乎看不到马路的周边,只能依据大致的轮廓和自己的经验往前骑。老牛不知多少次钻进路边的沟里摔得浑身是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春节前后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尽管冬天冻鱼容易保存,不用半夜起来赶路。但即便白天,凛冽的北风在树梢上呜呜叫,像箭一样能穿透身上已经包裹了几层的棉衣,身子很快就感觉到透心凉,露在外面的手和脸很快就冻僵了。每到冬天,老牛脸手脚上都是生满了冻疮,天气暖的时候好像无数只蚂蚁在啃咬,透心地痒痒。
当然,老牛也赚了很多人没赚到的钱。他是村里最早一批“万元户”,最早一批买上彩色电视机和电冰柜,最早一批盖上四间大瓦房的家庭。当然,老牛也娶了个让村里人都羡慕的漂亮媳妇。吃过苦的老牛心里倔强地认为,做事还是得男人,这些活也只有男人能承受下来。因此,当他娶媳妇后,他铁了心要生个男孩。即便因此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法规,让他四处躲藏居无定所,仍然改变不了他生儿子的决心。
作为家里的老四,牛九菊肯定是超生的结果。幸好那时候计划生育刚开始,政策还没有后来那么严格。老牛夫妇是四处投亲戚靠朋友躲避计划生育,家里地荒了也不管,三个女娃直接扔给父母照看,费尽周章最终完成心愿,生下他这个男孩。这也能看出老牛夫妇对生儿子这事有多么的执着。虽然牛九菊的出生对牛家是个大喜事,却也让整个村因为计划生育没做好而受到乡里点名批评,妇女主任被批得灰头土脸,村支书被叫到乡里的大会上做过多次检讨。
牛久菊的名字是他大姐出生的时候老牛请算命先生给取的。“九”是辈分,算命先生给了老牛“梅兰竹菊”四个字。老牛看来是没浪费他在算命先生身上花的五块钱,把四个字都用上了才停止继续造人。他有时候也想是不是让这个算命先生给“方”的,因为这四个字全是"花草",都是适合女孩的名字,所以才生了这么多女儿。但反过来一想,这算命先生可真准,竟然能算准了他有四个孩子。
(三)
牛九菊的满月酒摆了三天!周围邻居,父老乡亲,亲戚朋友,沾亲带故、非亲非故,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被老牛邀请来喝酒。老牛也是连着喝醉了好多天,每次喝醉之后就迷迷糊糊地拉着人的手不放,嘴里只是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我们牛家三代单传,今天我也终于生了个带把(ba,四声)的,牛家不会终结在我这一代。
毫无疑问,老牛对牛九菊肯定是百般宠爱。平时牛九菊说吃什么就必须吃什么;他不想走路,他的大姐姐二姐就必须背着他。即便这样,他有时候还会故意到父母那里去告状,哭诉姐姐怎么欺负她,然后乐呵呵地看着姐姐被父母一顿臭骂。当然,姐姐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们虽然在被冤枉的时候嘴上不敢叫屈,但瞅准爸妈不在身边时,都会找个借口恨恨地踹牛九菊几脚,以宣泄她们的愤怒。
可能是农村人对女孩没有对男孩那么疼惜反而让她们加速成熟的缘故,农村的女孩在七八岁刚懂事时就开始帮爸妈干活了。她们年龄很小就能够帮家里洗菜、拔草、喂猪,甚至烧火做饭等等家务活。有弟弟妹妹的女孩甚至还要承担起看护的责任。他们幼小的身躯后面放个布兜,里面坐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们走到哪里,就把弟弟妹妹背到哪里。在爸爸妈妈忙的时候,他们还要辅助喂奶,把屎把尿,洗尿布等。从小,牛九菊的大姐二姐就承担了很多照顾他的责任,她们幼小的身躯后面背着个比他们轻不了多少的弟弟,像个小大人一样跟在父母后面。
夏天的时候,农村人会在院子里甚至大门口吃饭。因为农村的平房通风条件差,屋内闷热、蚊子多,外面通风凉快,边吃饭还能和街坊邻居或路过的人聊天。特别是如果家里吃好东西的时候,必须在门口慢慢吃,恨不得让全村人都知道;更过分的是,有些会故意见人就招呼但就是不邀请同吃,制造让人干眼馋的快乐。
牛九菊就经常端着一碗面蹲在门口吃。他最喜欢吃的是海鲜面:一碗面里放上几个大虾,几条炸小黄鱼,或者几个花蛤,那香味总是能飘得很远很远,足以让半个村的小孩都流口水。经常有邻居家小孩怔怔地看他吃面,口水都顺着嘴角流下来挂在下巴上很长也没注意。还有小孩看他吃完了有剩余的几根,就抢过去把碗里剩下的舔干净。有好几次几个小孩子争抢剩饭,差点把碗给摔破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任何带油星的东西都是稀缺品,任何带甜味的东西都是孩子们的至尊追求。如果能够吃到一块糖,喝一杯麦乳精对他们都是莫大的欢愉,足够他们吹牛一个月。孩子们通常的零食都是自己家地里产的红薯,玉米,还有菜园里各家的胡萝卜,少数有果园的可能会有苹果桃子等。一到冬天,孩子们的零食就基本只剩下干炒的花生,冬藏的苹果和藏在土窖子里的萝卜。所有今天被定义为“垃圾食品”的东西在当时都是稀缺品和奢侈品。很多孩子在得到一块糖的时候都舍不得偷偷吃掉,必须在小朋友面前一阵炫耀之后,在大家留着口水的羡慕眼神注视下慢慢放到嘴里,然后夸张地慢慢舔完。因此,对于一个不靠海的偏远山村里,牛九菊能够经常吃到海鲜面,绝对是件极端奢侈的行为。
初中毕业的牛九菊没上高中,没有选择出去打工,也没有自己做一些生意。他就帮他爹做点零碎活,也算是学点手艺。老牛经不住他的生磨摇硬泡,给他买了村里第一辆摩托车,让他立刻成了村里甚至乡里的焦点。牛九菊每天都会骑着车在村里的土路上飞驰,路上本来悠闲的鸡鸭远远听到摩托车声就开始玩命四散奔逃。即便是去不到200米远的小卖部买包盐,牛九菊也得让摩托车震天的轰响传遍半个山村。
(四)
随着几个姐姐陆续出嫁,牛九菊也已经十八九岁,也到了可以介绍对象的年龄。农村孩子普遍订婚早,结婚早,十八九已经不是很小的年纪了。依据老牛的判断,他认为媒婆应该踏破门槛才符合他儿子身份。但,媒婆的反应却远远没有达到老牛的预期:上门来牵线的媒婆很少,偶尔有来聊聊的,也都是试探性的,甚至是借此蹭吃蹭喝的,真心想给牛九菊介绍女孩的媒婆很少。老牛也知道,村里的女孩太少了,很多还正在上学、或者出去到城市打工,平时农村里基本见不着几个年轻的女孩。老牛也算是去过城里,有见识的人,他明白城里生活更舒服,更热闹,谁都想让自己家闺女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他不相信这会影响到他们家牛九菊的婚事。
问题是,媒婆上门少还是可以接受,更可气的是即便偶尔有介绍的,女孩长相气质大都难以达到牛九菊的要求。当然,好女孩也不是没有,也有媒婆介绍过条件不错的女孩。可只要是稍微能看上眼的,彩礼最低十几万!还得在乡里买楼房。这足以让老牛心滴血。他经常狠狠地骂他们不是在嫁女儿,而是在卖女儿。他也后悔自己的几个闺女出嫁的时候没有狠狠地敲亲家一笔。
通过向村里的一些长辈“取经”,老牛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家不够张扬,没有及时把要娶儿媳妇的信息散播出去,特别是没能让周围村里的人家充分认识到自己家的经济实力。
老牛决定展示实力:翻新房子!
老牛的算盘是:与其花十几万的彩礼给女方,不如筑巢引凤,把自己家弄得漂漂亮亮。通过展示自己的家庭实力,让周围村里的人关注他们家,关注牛九菊。说不定到时候媒婆会争着上门提亲。想着想着老牛都笑了,仿佛看到了媒婆们蜂拥而来,儿子娶了一门如意亲事,然后看见自己抱着大胖孙子站在村头,等待村里亲朋好友的夸赞。
老牛家开始大兴土木。先把原先的老房子推到,换成五间水泥大瓦房。钢筋水泥砌成的大门口左右放着两只高大威猛的石狮子,石狮子狰狞着脸张开大口,显得十分威风吓人;大门四周的墙上还贴了明晃晃的瓷砖,太阳一出来十分反光,照得周围的人睁不开眼;院子里全部砌成平整的水泥地面,雨天也不会有一丁点泥巴。窗户全部用铝合金门框,大大的玻璃窗能让阳光充满半个房间,使得整个房间通透明亮。
房子落成的那天,几乎轰动全村!老牛家马上成为村民们的热门旅游景点。这一信息很快越过村界散布到周围的四里八乡,很多其他村的村民甚至成群结队专门跑过来见见世面,一睹豪宅的真容。当然,很多光棍被这豪华程度惊掉下巴,留着哈喇子低头不语。回家就抱怨自己的爹妈没能力给自己盖一座这样洋气的房子,不然也不用打光棍了。
那些天,老牛就像个导游,给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村民详细介绍他房子的结构和造价,当然不忘把造房的花费吹得更高一些。在“导游”快结尾的时候,老牛总是强调这就是给牛九菊的婚房。在他们啧啧称赞中,老牛就像喝醉了一样,感觉自己轻飘飘的,特别有成就感。
老牛的行为成功了!建“豪宅”的举动毫无疑问吸引了四里八乡的人的关注,当然也跑不过消息灵通的媒婆的耳目。于是,来家里说媒的媒婆也明显增多起来,有时候一晚上有好几波人同时过来。这让老牛腰杆挺得更直了,在村里走路都带着风,说话的时候还不断给人递烟点烟。态度上,老牛也变得特别温和,平时见人就笑,露出他那口被烟熏得黑黄的大牙。
经过这一番折腾,媒婆上门的几率是增多了。但令老牛夫妻俩不解的是,媒婆所介绍的女孩的长相、身材的水平并没有提高,反而女方要的彩礼钱还有增加的趋势。更有媒婆直接说:你最多能拿出多少钱,我给你问问邻村老王家闺女?绝对配得上我大外甥。
老牛鄙夷地看了一眼媒婆,没好气地回到:他大娘,你这是帮忙卖闺女吗?
“我也不想这样!”媒婆显然看到了他的眼神,叹了口气:但老王放出话来,彩礼低于30万的人家不要登他家的门。现在的“行情”你也应该知道,愿意留在农村的好女孩太少了。
老牛卷上一袋烟,点上火抽了一口,不搭话。
媒婆看气氛不妙,起身告辞。临出门有意无意地嘟囔了一句:据说愿意出30万彩礼的人都踏破老王家门了... ...
牛九菊最初心气比较高,对女孩的条件也比较挑剔。一般的女孩他看不上,而他看上眼的女孩基本都看不上他,或者彩礼出不起。转眼他已经接近21岁了,三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他的危机感陡然开始上升,经历相亲失败的次数多了,他的盲目自信也开始不断受到冲击,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平常,对女孩的要求也没有那么挑剔了。
虽然说21岁并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年纪,但按照现有的状况发展下去,只有在下一个春节的时候才会有大批外出务工的姑娘回来,而那时他就22岁了,已经是“大龄”的初级阶段了。再这样等下去,长相一般的女孩也估计很快被抢光了。
老牛也不再提“用一个女儿换个媳妇”,或者“我给他存够了钱”的事了,目前这两个方面他可能都满足不了。他转而更实际地考虑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老牛通过各种渠道给牛九菊的“施压”,动员各路亲戚来“逼婚”,给他分析眼前的形式。这很快让牛九菊逐渐收敛了自己的傲气,也变得务实起来。村里也很少听见他摩托车的嘶吼,鸡鸭们又恢复了往日的悠闲;他对媒婆介绍的女孩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挑剔了,一有机会就去相亲。
(五)
半年之后,在媒婆的撮合下,牛九菊和邻村的一个姑娘订了亲。
姑娘姓仝(tong)名芳,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相貌上不算出众但也挺耐看。仝芳性格上略微有点木讷,平常说话不多,和陌生人讲话偶尔会脸红,别人冲她打招呼她就回别人一个憨憨地微笑。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在家需要人照看,她就没有出去打工,而是留在家照看父亲并辅助田里的农活。说到农活,仝芳姑娘绝对是一把好手,各种时节把握得非常准确,播种、除草、喷药个个精通。做好农活是在农村立足的基本保证。老牛夫妇对这个准儿媳还是满意的。
农村的定亲,更类似于双方家庭向外面宣布两位年轻人已经“名花有主”,也告知两家的亲戚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对外,也提示各位媒婆以后就不用惦记了。因此,定亲是一个仅次于结婚的大事,一定要搞得排场、热闹,让村里人好好看看,让亲戚朋友好好热闹热闹。
定亲的流程通常是:男方在家里准备酒席,请女方及其亲戚家人到家里吃午饭。女方在女性亲戚的簇拥下(七大姑八大姨,但不包括男性)到男方家里坐一坐,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家常。让双方的大人都见见面,表示咱们以后是亲戚了,大家相互照顾。
牛九菊和仝芳订婚的地点就设在老牛家新房子里。老牛家竭尽所能展示自己的待客热情,鸡鸭鱼肉各式菜肴备得很齐全,还请了村里开餐馆的“厨师”专程来主持做菜。女方的亲戚对老牛家的热情招待以及他们的“豪宅”也是赞不绝口,让老牛听着心里很是舒服,一口大黄牙都笑得合不拢嘴。
吃完聊完,女方亲戚在天黑前会赶回去。而女方亲戚们走了之后,“准媳妇”通常会留下,农村叫“住熟”,也就是住下和准婆婆家的人的熟悉一下,增进感情。甚至在很多农村人的心里,定亲之后就已经是两口子,可以同居了。但当事双方一般还不会这么快就产生如此强烈的火花,因为对男女主角来说,对对方的了解还是非常肤浅,甚至没有真正见过几面,而“住熟”这天通常是双方深入了解彼此的开始。
当女方的亲戚走后,宴席非但没有结束。严格来说,真正的宴席才刚刚开始。由于男方的亲戚基本都是一个村的,晚饭才是他们的主战场。很快,男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亲门近支的男人们也纷纷聚集过来。家族里的长辈们或者有声望的人还得由办酒席的人亲自登门去请。他们被招呼着坐在一起,然后白的、啤的、黄的,各种喝,划拳声劝酒声吵翻屋顶,不喝得人仰马翻不消停。“准新娘”要给每桌敬酒,并且被敬酒的每个人都得喝了。而准新郎一定是大家灌酒的对象,必须是横着上床(喝醉了抬上床)才行。而女人们则聚集在内屋的床沿边,沙发上,围着“准新娘”问这问那,不把人家祖宗三辈的底细挖出来决不罢休。这也是欢迎新成员加入本家族的重要程序。
老牛夫妇按照媒婆事先的约定,给了女方家长10000元做彩礼,给“准儿媳”买了项链、耳环、戒指,还买了一些衣服。这门亲事也就算定下来了。
牛九菊定亲之后,老牛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老牛寻思着一年半载之后找个好日子把婚事办了。自己也算是完成了重要的人生使命。很多农村人有一个非常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认为子女的婚事,特别是让儿子娶上媳妇是自己的重要责任。只有完成了这一切,自己的人生才算是有一个里程碑。儿女一旦成家立业,很快就会“分家”,也就是和父母分开,独立成家,小两口开始过自己过日子。分家后过得是否红火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父母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但已经不再是父母的责任。
父母不在的时候,再加上农村人认为“定亲”就如同结婚了,这些都方便了处在饥渴状态的年轻人去探索对方的身体的欲望。牛九菊他们当然忘不了第一次肉体时接触的的紧张,彼此的心跳都能感受到。也忘不了在笨拙动作背后所夹杂的美好体验。在激情的趋势下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甚至有一次,两人在他们家的玉米地里拔杂草,一来二去,两人都忍不住来了一场。肉体的接触让他们在感情上都拉近了很多,“小两口”私下里经常眉来眼去,悄悄回味他们尝禁果的快乐。他们也发明了一套暗语,来特指他们的某些体验。
(六)
老牛之所以着急让他们早日结婚,是因为他觉察到自己的收入能力开始下降了。生意不好做了,原因是老牛原先贩卖鱼的那一套做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形式了。现在做生意的都开着冷藏车,直接到海边批发市场进货,省去了中间商,他们可以把价格压到很低。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卖价比老牛的进货价还低。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可以维持一个不错的价格。一旦生意不好,他们往往把价格压低来抢市场。老牛也没办法,只能跟着降价,这经常让老牛白忙活,甚至赔钱。
没办法,自己的商业思维还固定在一二十年前,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规律,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了。
每想到这些,老牛就感到很郁闷,经常一个人喝点酒发愁。自己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了,挣多挣少能养活自己和老伴就行,即便现在不干了,生活也没有问题。但是儿子牛九菊的未来呢?他现在连独立做生意的能力都没有,以后靠什么手艺生存?没个手艺怎么才能娶到媳妇?每想到这些,老牛总是会多喝几杯。
屋漏偏逢连夜雨。牛九菊定亲大约半年后的一天,老牛去参加亲戚家孩子结婚酒席。喝到醉的不省人事,亲戚帮忙抬回来的。老牛媳妇见惯了这种场景,最近老牛喝酒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了。以前做做生意忙一天,每天晚上都要喝几两白酒,也算是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方式;后来增加到中午也得喝几两才行,好处是也没耽误下午做事。这些都没有什么,主要是她感觉老牛现在醉酒的频率明显增多,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吧,以前老牛喝一斤白酒可以推着自行车自己走回来,现在六七两白酒经常就不省人事。她也反复提醒老牛别多喝,但倔强的老牛怎么也听不进去,过多的劝说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争吵。她后来就索性不管了,人年纪大了脾气就是倔,农村话叫“倔驴撞南墙”,她更多是努力做好善后服务工作:她和送老牛回来的人把老牛抬到床上,她把他的厚外套脱掉,脱掉鞋子袜子,用温水给他擦了擦脸和脖子,然后喂了半杯温水后,就给他盖好被子,让他自己睡着了。
很快,老牛发出有节奏的鼾声。她一个人听着电视剧忙活一些家里的杂活,没发现任何的异常。但是这一次,喝醉了酒的老牛再也没醒过来。老牛死了!至于是什么时候死的,她也说不清楚,只是早上叫他起床的时候发现不对才急忙招呼邻居,几个邻居跑过来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不到六十岁的老牛就这样突然离开了。
尴尬的是,老牛去世那天,是睡在他给儿子准备用来结婚的房子里。他们把原来的房子翻新之后,因为儿子还没有娶媳妇,他们就暂时和儿子一起住在新盖好的房子里面。老牛已经在房子边上再向村里要了一块宅基地,虽然面积比现在的要小,但足够盖几间老年房,老两口够用就行了,一间自己住,一间放东西。同时因为离着儿子的房子不远,以后可以方便帮忙照看孙子。可是,那边的房子还没盖好,这边老牛已经离开了。
在儿子的新房子里去世,这是很不吉利的。农村里人们常说的凶宅,通常就是指死过人的房子,特别是死去的人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横死,比如他杀,自杀等。这样的房子以后除了自家人就没人敢住,也没人敢买。所以,很多农村的老年人在病入膏肓的时候,家人都是将他们尽量安置在自己的房子里,如果实在没有房子,也得弄到院子里,反正去世的那一刻不能在别人家的房子里去世,不然对未来的住户就很不吉利。
老牛就是在给儿子准备的婚房里去世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儿子结婚的时候怎么办?再盖一个新房?不论从财力还是宅基地上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而如果不盖新房,未来儿媳妇不同意住进来怎么办?作为儿子,牛九菊或许能接受这样的房子作为婚房;但是,作为“准儿媳”一般很难接受这种状态。要是真嫁过来了,一想到老公公就死在现在住的房间里,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恐怖的想象。
(七)
老牛的去世,仝芳姑娘从内心感到难过。虽然说老牛不是自己的亲爹,但从定亲那天开始她就开始喊老牛“爹”了,所以也是叫了半年的爹。老牛对儿媳妇也是非常的照顾,她每次来家里,都是杀鸡宰鸭给她做好吃的,然后逢年过节都给她一些零花钱(几百块)让她自己去买些新衣服,买点自己吃的东西。可以说,老牛对这个“准儿媳”比对自己的女儿都好很多。
对这些行为,仝芳姑娘是非常感动的。由于她爹很早就有病卧床不起,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是非常窘迫。仝芳她娘忙里忙外,靠多种粮食、多养猪、多养鸡等方式增加一点收入勉强维持着她爹的药费和这个家的正常运转。她也是小学上完就辍学在家帮忙,生活的重担很早就开始压在她弱小的肩膀上。她并没有埋怨,反而养成了吃苦勤劳的性格。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做的非常拿手。同样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她从小就没吃过几顿好吃的,没穿过几件像样的衣服。是“许配”给牛家之后,她才真正体验到了一些来自“父亲”的关怀。因此,老牛葬礼上,仝芳哭的死去活来。她是真心的难过,绝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
仝芳在老牛葬礼那几天一直住在老牛家,帮忙料理各种事情。几天后,当她一身疲惫地回到自己家,她躺在病床上的爹突然坐起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以后,牛家还是少去一点,并且不能在那里过夜”。仝芳有一点不能理解父亲话语背后的意思,因为父亲以前非但没有阻止过她去老牛家,反而三天两头提示她多去牛家看看,多跟牛九菊聊聊天。不过,仝芳对她爹的话没有多想,因为她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日常就知道干活、做饭、干活,不太喜欢去思考复杂的问题:父亲让少去就少去几次呗!也可能她最近也在牛家呆的很多,没能多帮家里干活的原因吧。
但深谋远虑的父亲显然要看得更长远。在得到老牛去世消息的那一刻,他同样也是震惊和惋惜的!但是,他马上就回过神来,理性地思考女儿的未来。受过苦难的中国老农民,几千年来土里刨食不过勉强谋生,任何的变化都需要他们理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甚至理性到不近人情的地步。仝芳爹立刻想到:老牛一走,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没了;老牛死在儿子的新房里,而牛家目前难以承受重新盖一座房子的经济压力;还有一点,老牛的儿子牛九菊从小娇生惯养,不成才,原本在老牛的带领下逐渐在走向正轨,但现在没有老牛的帮助根本维持不了一个家。女儿如果嫁过去,或许能维持几年正常的生活,但几年之后的日子就会困难起来,到时候女儿又是受苦的命。
或许,仝芳爹在听到老牛死讯的第二分钟,已经做了让仝芳离开牛家的准备。只是目前老牛刚去世,作为“准亲家”这个时候更应该来表达悲痛,而不是不合时宜地提出退婚。那样让乡亲们说闲话,被人背后戳脊梁骨。因此,目前必须维持面子上过得去的状态,然后伺机而动。虽然他生病了,但“准亲家”去世这么大的事理应露一下面,面子上过得去。可是他经过思考后坚持称病在家,并未出席葬礼,只是让女儿一个人作为代表参加了整个葬礼流程。
“准儿媳”仝芳披麻戴孝参加了老牛的葬礼。一想到老牛对她的照顾,她就控制不住自己。以至于经常哭的伤心欲绝。村民看见这一幕都夸这个儿媳妇,那哭的真是动了感情的。不像某某家儿媳妇,老公公去世了第一件事只惦记他的钱放哪里,在外人面前勉强挤出两滴眼泪,背后比谁笑得都开心。
(八)
老牛的事情安顿过去之后,牛九竹还是经常到仝芳家去,但仝芳出现在老牛家的几率开始降低。经常很久不来一次,有时候即便来了也很少留宿,到下午的时候必须回家。因为这是她爹的要求。明眼人其实已经看出来,“准儿媳”一家已经对现状不太满意,开始有想法了!或许只是碍于老牛刚去世的现状,事情还不至于立刻就闹掰了,维持着面子上过得去的交往。或许,她们也是在观察,观察牛家到底有多大的经济实力,也观察牛家会怎么处理这一问题。
牛九菊这边的亲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家悄悄碰头商量过几次,讨论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商量的结果基本是没办法!因为新盖一个房子需要大笔的钱,家里虽然还有些积蓄,但离盖新房还是有差距。三个姐姐虽然愿意赞助一些,但毕竟她们已经各自成家,还需要为自己家考虑,不再可能像她们结婚前那样为了这个家孤注一掷。
大家商量的结果,也是目前能够采取的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努力拖住“准媳妇”。
他们要求牛九菊表现得更体贴一些,嘘寒问暖关心她一些,多给她买些她喜欢的穿的、吃的、用的;多去她们家帮忙做些农活等等。特别是做这一切的时候一定要让她们村里的人都看见,这样从心理上和感情上拴住她的同时,利用乡邻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她们难以悔婚。要是这样悔婚了,村民们一传出去,会严重打击仝家的形象,仝芳也很难再找到像样的人家。
稳住仝芳的同时,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一步步做她的工作,让她接受现在的状态,特别是婚房。下一步,就是尽快办婚礼,把生米煮成熟饭。
仝家这方面,仝芳爹心里很清楚:如果他们仝家提出退婚,牛家将会立刻陷入困境,牛九菊未来的婚事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极有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因此这对牛家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提出退婚对仝家特别是对仝芳名声的打击也是很大,大家都是邻村的,很多人会在背后说不讲信用,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会影响到仝芳未来婆家的选择。
尽管这个念头也曾经在仝父脑子里徘徊过、犹豫过,但他自从知道老牛去世的消息开始,就已经铁了心要女儿放弃这门亲事,离开牛家。至于牛家的死活,那不是他能考虑的事情。现在剩下的,不过是耐心地等待时机而已。就像捕猎时的豹子,静静地潜伏者,等待猎物自己犯错,然后再给予致命一击。
(九)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中秋节,对农村人来说通常是仅次于春节的比较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女儿女婿会带上月饼和酒到父母家来看望一下,“准女婿”更是要去看“准媳妇”,看望“准岳父”,这是献殷勤的重要时刻。准岳父家一般准备一桌酒菜,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农村人,过年过节图的就是个热闹。
牛家因为老牛的去世一直忙得焦头烂额,就让仝芳捎信给她爹说可能晚几天过来。仝芳把这个信息告诉了他爹,他爹微微的“嗯”了一声,没有过多的评价。仝芳估计他爹“嗯”的意思是表示知道了这个消息,然后就没有再重复说。她也没感觉这是多大点事,晚几天来就晚几天来呗,没啥大不了的。
八月十五的前几天,仝芳爹有点反常。他平时卧床在家很少出门,但那几天他每天下午都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到村口的大路边找个石头墩子坐下。这条路几乎是村里最重要的对外通道,来来往往的人和车很多。仝芳爹也是见人就热心地打招呼,不断跟人嘘寒问暖。由于连续几天天天如此,让很多人认为他的病好些了。
这样平淡地过了几天,转眼就是八月十五。太阳刚躲到西山后面,月亮还未升起来,大地像蒙了一层灰色的布,眼前都是灰蒙蒙的。当各家都准备好了酒菜,摆出新买的月饼,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准备享受难得的夜晚的时候,村口却传来十分尖锐的吵闹声:仝芳老父亲突然对着女儿发飙了:他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指着女儿高声训斥着。村民们放下碗筷,都好奇地围观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看到人多起来,老仝越来越来劲了,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指着牛家村的方向,使出浑身力气冲着仝芳就骂:你去问问他们牛家心里还有没有咱们这门亲事?八月十五也是个重要的节日,我天天站在村口等呀等,我眼都看瞎了,腰都坐断了,到现在连个人影都没见着,连个信也没有。我们仝家虽然穷,我也是一身的病,但我们老仝家也要脸面。咱不图人家那点东西,咱要的是个态度。这八月十五都不来看一眼,他们眼里分明是没有咱们仝家呀!
仝芳完全被父亲的突然变化惊呆了!她完全无法理解,平日里几乎很少说话的父亲突然变得这么暴躁;对父亲的连珠炮似的责难,她根本插不上话,更完全招架不住。她感觉他爹在这十分钟里说的话比平日里半个月说的都多。再加上她本来就嘴笨不太会争论,几次想跟她爹解释都被她爹呵斥住了。她只是委屈地蹲在角落里,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女孩,只是一个劲的抹眼泪,任由父亲手指着自己,脸对着大路嘶吼。
隔壁村的牛家很快得到消息!
大约一个小时后,牛九菊骑着他那辆摩托车,载着几箱酒,车后面还挂着几只惊魂未定的公鸡赶了过来。公鸡使劲地蹬腿扇翅膀,不服捆绑想努力挣脱束缚,一看公鸡就是刚抓住不久的,还不认命,认为自己有逃离的机会。牛九菊到了仝家的院子前,发现院门紧锁。他敲了几下门,喊了几声仝芳的名字,过了一伙儿,里面传出仝父的声音:你回去吧,你们牛家眼里没有我们,以后也不用再来了。背景里和着仝芳的求饶声和仝父的训斥声,但无论如何就是不开门。
火气方刚的牛九菊哪里受过这种侮辱!在多次乞求开门未果后,他的暴脾气蹭地就上来了:他把所带来的酒都从箱子里拿出来,摔碎在仝家的门前,把几只鸡也当场摔死,也扔在仝家大门前。冲着院子里大喊:”这些都是敬你的~“。然后,嘴里骂骂咧咧的骑上他的摩托车,把声音开得震天响,在围观人群的愤怒和鄙夷的目光中,刮起一阵烟尘扬长而去!
整个村子安静了,只剩下仝芳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和远远的摩托车离去的声音。这是爆发前的沉默,很快村民们对牛九菊行为的愤怒就爆发了出来。他们用尽所能来谴责牛九菊的蛮横,用尽最难听的词汇来形容牛九菊的行为。当然,人们也没忘记来慰老仝和仝芳,说这种从小就缺乏管教的熊脾气玩意儿,幸亏没有办喜事,不然可能受一辈子欺负。
没有人仔细看老牛的表情,在他一脸愤怒的表情后面藏着一丝隐隐约约的得意。
(十)
牛九菊没有意识到,他这一摔虽然出了气,但却基本摔碎了自己的后半生。目睹整个过程的仝家村的村民们带着满腔的怒火,他们不惜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晚牛九菊的骄横与霸气,甚至出现多个版本。有的说当时牛九菊把酒瓶摔到仝家的门上,把门都砸坏了;有的说牛九菊把酒隔着墙扔进仝家院子里,幸亏没砸到人,但砸死仝家两只鹅;有的说牛九菊把带去的鸡摔死,脖子扭断,鸡血流了一地,让人感觉是犯罪现场。所有的版本在结尾都不会忘记带几句评价:幸亏仝芳还没结婚嫁给他,不然就这牛脾气,仝芳姑娘肯定是个受尽欺负的主。
尽管接下来两天牛家人试图挽救现状,但此时仝家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不对牛九菊的行为进行任何评价,也不再跟牛家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虽然乡亲们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但仝家就是不表态,没有明确说这段婚事是否继续下去;另外就是不联系,仝芳父亲彻底中断了她和牛九菊的联系,让她不能再和牛九菊见面、交往。
牛家人眼睁睁看着大势已去且难以挽回。仝家已经获取了舆论的支持,即便这段婚姻分开了也不会对仝芳的名声造成影响,甚至分开是大家期望的结果。有媒婆甚至已经在琢磨哪家儿子和仝芳比较合适,准备等事情过去了尽早提出来。现在女孩不愁嫁,有人信誓旦旦安慰仝芳一定会给她介绍个更好的。
仝芳爹的“不合作”、“不评论”、“不联系”策略,很多明白人立刻就琢磨出背后的意图:就等着牛九菊首先提出悔婚。牛家当然也看透了这一企图,于是狠下心来坚持着不主动提出悔婚。于是,两家人就这么相互耗着,尽管名义上是亲家,但早已视若仇敌,双方你不联系我,我也不再联系你。甚至偶尔碰面也形同路人,尽量避着走。甚至曾经的亲戚见面都尽量装作不认识彼此。
之所以拖着,是因为牵涉到彩礼钱!这就要牵涉到农村定亲之后的“悔婚”了。
因为订婚不是结婚,它只存在于伦理层面的约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很多农村的青年男女通常只在春节回家的时候见过一两面,一旦感觉双方合适就订婚了。订婚之后不久甚至各自就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大概率是分隔两地,主要靠电话联系。下次见面通常都是下一个春节。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两个人正式结婚。
即便订婚了,由于分隔两地是否会出现感情破裂的情况?这个当然会有的,比如一方在务工期间遇到了更合适的,就可能会导致“悔婚”。一旦有一方反悔,必然牵涉到交往过程中钱财的问题,特别是当时订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怎么办?
已经生活了千百年农民对此早已有了对策。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后如果女方先提出悔婚,就应该把男方的彩礼钱以及买的首饰或者其他贵重的东西一起还给男方,甚至有些人还会附带一些“利息”;而如果男方先提出悔婚的话,那之前给女方的所有东西就不能要了,就算悔婚的代价。因此,订婚的彩礼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对双方都是个约束。
从法律上来讲,即便男方悔婚也能够把彩礼要回来,但很少人会这么做。农村是熟人社会,如果男方悔婚后仍然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彩礼钱要回来,收获的更多是村里人的鄙视。他们会认为男方家非常小气,毕竟定亲了之后可能发生一些身体接触,受损失的更多是女方。如果男方在感情结束了之后却睚眦必报,斤斤计较肯定是不合适的!一旦给大家留下这种印象,很难有人再愿意跟他们成为订婚,甚至会连累当事人的兄弟姐妹。
仝家和牛家在坚持的,就是尽量让对方先提出悔婚。但这一双方的拉锯战对牛家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彩礼,现在是要努力争回来;而对仝家来说,他们是选择维持现状,还是归还彩礼钱结束这段“亲家”的问题。所以,牛家采取了“冷处理”政策,就是坚决提这事,看谁能耗过谁。
两个月之后,仝家通过媒婆全额退回了牛家当年的彩礼钱,一万块钱还有一些金首饰等。媒婆,作为婚姻的中间人,她的责任除了努力帮人凑成一对之外,还扮演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万一两方最终闹崩了,或一方悔婚了,亲家变仇家之后的两方当事人不用直接见面,媒婆会帮忙负责处理中间的沟通。媒婆黑着脸把牛家当年的彩礼钱当着面点清,交给牛九菊,然后把曾经买首饰等都一一算清,然后让他写了个收条,一句话没有多说就走了。
(十一)
牛家似乎是这一场冷战中是胜者,但长远看,他们是真正的输家!
最开始牛九菊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一点幸灾乐祸:和仝芳相处了半年也有点腻歪了,换个对象也增加新鲜感。更重要的是,牛九菊认为只要自己不是太挑剔,再找一个类似水平的媳妇应该不是问题。他一如既往地开着他那辆摩托车,故意弄出突突突的轰响,飞驰在农村的土路上。
真正让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是那一年的春节,各地打工的女孩都回家过年,一年一度的相亲季又开始了。牛九菊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甚至把家里地面都用水冲了一遍,把门窗玻璃擦了一遍,大门也用新的油漆漆了一遍,让整个家焕然一新。他做好了随时恭候媒婆光临的准备,也自信能随时能通过未来“对象”的考察。
但是,那些天里他们家冷清得像腊月的天气,带来的不止天气冷,还有心里冷。牛九菊新清扫的地面就几乎没有被女孩踩过,上门来的媒婆更是没有,让牛九菊一度怀疑媒婆是不是都消失了,或者那些以前经常帮人说媒的都改行了。更有人似乎刻意躲着他,远远看见就绕着他走。
老牛老婆知道形势对自己家不利,没办法只有主动去求别人。她提着些礼物挨家挨户到那些爱说媒的人家,殷勤地陪着笑脸,好话说尽,求媒婆帮着张罗张罗,多给参谋下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即便这样,她在很多媒婆仍然没给她好脸色看,即便有几个当面满嘴上答应帮忙,但就是不见不行动。
牛九菊这才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机。他暴脾气的坏名声已经传播了出去,成为他的基本人设。这让很多的女孩和女孩的家长都望而却步,甚至都不愿意深入了解他。在女少男多的状态下大家有很多的选择,何必选他牛九菊,万一他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差呢。
这段时间,牛九菊也偷偷去找过仝芳。他猫守在她们家门附近等着,当发现仝芳一个人出来的时候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些甜言蜜语的话。或者给她买好吃的送给她,求她原谅自己的鲁莽行为,给他再一次机会等等。仝芳姑娘几乎每次都是泪流满面,用无助的眼神盯着他,然后找个机会跑开。牛九菊看出来仝芳对他还是有感情的,他的内心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回忆起和仝芳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发现仝芳真是个值得珍惜的好姑娘,他以前没有好好疼爱她,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得好好关心她。
他的这一行为很快被村民发现并告诉了仝芳父亲。仝芳父亲悄悄安排仝芳到到另外一个县的远房亲戚家住了几个月。那些天,牛九菊那些天天天躲在仝家的门前,耐心地观察和等待,甚至多次趁仝父不在的时候翻墙过去看看仝芳是否在家。一个月下来,直到他确定不会再看到仝芳的时候,他才真正打消了这一念头。
当发现没有新的相亲对象,和仝芳也无法复合之后,牛九菊沉默了。他似乎也越来越少露面了,乡亲们也越来越少听到他把摩托车开得震天响飞驰而过的声音,甚至很多人怀疑牛九菊是不是出去打工去了,又或者是把摩托车卖掉了。牛家的大门前,以前经常扫的干干净净,而现在几乎很少再打扫了,任由垃圾和树叶逐渐堆积。而性格上,牛九菊似乎彻底变了,他以前大大咧咧,喜欢见人就笑的表情没有了,偶人出来遇到熟人,或者是点头走过,更多是沉默不语。
(十二)
几个月后的一天,牛九菊去给玉米打药。夏天玉米地里蚜虫多生长快,不需要几天,叶子上就会密密麻麻一片,他们会吃掉玉米叶子。玉米粘虫像一个个没有毛的微型毛毛球,没日没夜地暴食玉米枝干,甚至会把玉米芯吃掉,不及时打药甚至会让玉米颗粒无收。
牛九菊也背着打药工具去打药的路上,在岔路口他看见一个身影走近。它是那么熟悉,似乎又有点陌生。他看见了仝芳,仝芳也看见了他。他们俩个愣在路上相互怔怔地看着,谁也不知道怎么打破沉默。仝芳姑娘红着脸,低下头手不知该往哪里放才好。
牛九菊突然扔掉打药的工具,一把抱起仝芳,在仝芳“不要”、“求你放开我”的祈求和挣扎之下把她抱到玉米地里。他迅速踢倒几棵玉米,把他们放平形成一张绿地毯,然后将自己的上衣脱掉垫在玉米杆上,造了一张简易的小床。然后就在这玉米地里,在仝芳的挣扎和祈求之间,他又和她融为一体。牛九菊这一次似乎坚持得特别久,他记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想让这美好的时光就这么快过去,他也要宣泄自己被压抑了这么多天的情感,尽管他也说不清是恨还是爱。
当他满身大汗地结束时,望着衣衫不整的仝芳,心里只感到一阵阵的空虚。他这次似乎没能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快乐,反而更多的是不安,夹杂着一些报复得逞的心理。当他看着身下衣不蔽体却已经放弃了挣扎的仝芳和她满脸的泪水时,一股深深的负罪感笼罩着他。
正当牛九菊思考怎么安慰仍在哭哭啼啼的仝芳,准备祈求她的原谅并回到他身边重新开始的时候。一阵刺耳的警笛声在路边响起,警车赶到了,几个警察冲了过来将牛九菊按在地上,带上手铐带走了!
原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路过这里,他们看到路口散落的农具,听到玉米地里有女人的挣扎声,他们在惊恐之中选择了报警。
牛九菊认为这不过是另一次二人的“尝试”而已,毕竟他们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甚至在这片地里都尝试过几次。在被警察带上警车的时候,他仍对仝芳喊:等我回来我再跟你解释。
可是,这次真的不一样的!他没能回来。
很快,牛九菊罪名成立: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