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清代名将福康安的“无字碑”
在北京以东约90公里处,有一座历史古城--天津市蓟县城。蓟县又称蓟州,古称渔阳。蓟州城西北隅,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独乐寺”,清代著名武将福康安的无字碑,就陈列在独乐寺山门西侧。
说起无字碑,历史上最著名的应该是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神道旁、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墓立无字碑,不管其有何目的,但总比那些刻着洋洋数百字,却是不符历史、阿谀奉承的碑文要实在、高明,无字可以任人评说,见仁见智。对于武则天这样千年唯一的女皇,其胆识和胸怀不是所有帝王能够具有的。
独乐寺这块福康安的无字碑,大小和其虽相差无几,但名气却相差甚远,由于此碑发现较晚,加之地处小城蓟县之郊,因而世人知之甚少。
福康安,是乾隆朝最受皇上喜爱的战功卓著的将领,生前即可谓是名利兼收,权倾朝野且享尽荣华富贵,他的碑文按理说应该也是能大书特书的。但我们看到的却也是一字未铭。这难道有什么隐情吗?这块本应安放在福康安墓地的石碑,又怎么会移到独乐寺里来了呢?
福康安(公元1754-1796),字瑶林,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孝贤皇后之侄,当朝大学士傅恒第三子。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广西、广东)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封贝子。乾隆时以勋戚由侍卫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袭父封三等公。初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被委任为封疆大吏。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封一等嘉勇公。死后,谥号“文襄”,追赠嘉勇郡王,配享太庙贤良昭忠祠。
福康安一生受乾隆帝殊宠,民间传为乾隆私生子。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福康安与和珅狼狈为奸,也是一个奸臣形象,据史料记载,他贪赃的手法和程度,也是仅次于和珅的,而声名的狼藉却不相上下。福康安生活豪奢,常常引来地方官员的不满,地方官员曾多次上奏福康安收受贿赂,索要财物的过失,但乾隆却此丝毫不加责怪。乾隆死后,嘉庆皇帝登基,未像其父亲那般褒奖福康安,而是多次追遣他在军中挥霍无度。公元1808年(嘉庆13年)嘉庆皇帝将其子由世袭贝勒降为贝子。
下图:福康安画像

福康安死后归葬于傅恒家族墓地,在今蓟州东郊的穆马庄村,为清东陵的陪葬墓。现在傅恒墓已荡然无存,地面建筑被穆马庄村所覆盖。傅恒墓坐北朝南,家族墓地分四个门,傅恒墓位置居中,占地70亩,分独立的朝房、宫门等。墓中埋葬的是他和夫人那拉氏。家族墓东面是傅恒第三子福康安墓,占地40亩,又称为东宫。
无字碑就是在此墓区内出土的。此碑为何被埋在地下呢?目前尚没有任何资料可查。
下图:福康安墓,已是荒草离离

因为福康安的墓已遭破坏,为保护此碑,蓟县文物保护部门将此碑存放在蓟县名刹独乐寺内。这块碑是一块无字碑,准确地说,是块半成品碑材,碑上的龙纹、边框已经成型,但因何中途废弃,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此碑的价值,就是为我们提供了清代皇族墓碑石料加工工艺的典型实例。

关于 福康安的其他遗迹
我在成都游览成都名刹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时,在山门殿内,发现福康安的塑像端坐在山门内右侧。原来他已成为昭觉寺的护法门神。
下图:成都昭觉寺山门 相关链接: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 “昭觉寺”及“第一禅林”赵朴初题

下图、这是山门内的对联,此为上联:从这条清净路放胆行并无曲径
对联旁边的玻璃龛内即是福康安塑像

下图、下联:得那般宽大地安心种不负福田

下图:山门右侧玻璃龛内的福康安塑像
福中堂简介:文字如下:福中堂即清朝名将福康安,乾隆年间,昭觉寺堂上道魁祖师,曾进京为太后讲经,福康安亦闻祖师之名。1744年,福康安任四川总督,临行时太后特嘱其问候祖师,入川已,住成都,每三日必入昭觉寺谒见,请师开示。逝后,托梦祖师,乃求皈依,祖师遣其坐镇山门,护法于此。人称福中堂或福大帅。

另外,在台湾还保留着有关福康安的遗迹
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即派提督黄仕简、任承恩带领官军万余人渡台。数月之间,军事上毫无起色。乾隆皇帝下令更换统帅,调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赴台湾统一指挥。八月,清廷又免去常青职务,另派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名将海兰察为副将。于十一月初一到达台湾。福康安到台湾后,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正月初五日生擒林爽文于老衢崎,解往北京,后在北京菜市口就义。一个月后,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获,在台湾府城被杀害。林爽文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了。至今,福康安的记功碑依然屹立在台湾嘉义市嘉义公园内。

碑的右侧书汉文,左侧书满文,中间为汉文,其文内容如下:
福康安纪功碑
命于台湾建福康安等功臣生祠,诗以志事:三月成功速且奇,纪勋合与建生祠。垂斯婉淡忠明着,消彼雀符志默移。垂地期恒乐民业,海湾木复动王师。曰为曰毁似殊致近年以各省建立生祠,最为欺世盗名恶习;因令严行饬禁,并将现有者概令毁去。若今特命台湾建立福康安等生祠,实因台湾当逆匪肆逆以来,荼毒生窍,无虑数万。福康安等于三月之内,扫荡无遗,全郡之民威登任佣。此其勋绩,固赀有可纪;且令奸顽之徒触目警心,方可以潜消狠戾。是此举似与前此之禁毁迹虽相殊,而崇实斥虚之意则原相同,轨能横议?且励大小诸臣,果能实心为国爱民,确有美政者,原不禁其立生祠也。崇实斥虚政在兹。 (此文源于百度百科,疑有谬误)
附件:
福康安身世之谜
传说福康安是乾隆帝的私生子。从小就被乾隆皇帝带入宫中培养。福康安长大之后,乾隆帝对他十分器重,先后封他做御前侍卫统领,后来又升其为户部尚书。
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二、三月间,清政府调遣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率领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聚集在平陇的起义军。福康安、和琳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九月,吴半生被俘获。十二月,苗王吴八月被俘。初战告捷,乾隆皇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
乾隆还想封他为王。只是碍于朝中大臣们的说法,不好无缘无故的封赏,于是,他便为福康安挑选精兵良将,让他带军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军功。眼看就可以封王了,这可惜福康安没有这个福,没有等到封王就在军中因病去世。乾隆无奈之下,只好追封其做了郡王。对此,后人还曾做诗讽刺说:“家人燕儿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单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福康安死后,谥号文襄)意思就是说乾隆因福康安是自己的儿子,一直想封他为王。但是,清朝自三藩之乱后,曾立下异姓不王的祖训。而乾隆帝执意加封福康安为郡王,说明乾隆与福康安之间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后人经过研究乾隆皇帝同傅恒一家特殊的关系发现,乾隆同福康安之间确实有一些说不明白的地方。一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福康安的父亲傅恒病死之后。乾隆皇帝前往傅恒府上吊唁,曾作过一首悼亡诗。诗中说“平生忠勇家声继,汝子吾儿定教培。”前半句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但后半句“汝子吾儿”四个字却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乾隆称他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呢?是褒扬厚待忠臣之举,还是其中确实蕴含着什么隐情。
此外,福康安从小就被乾隆接到宫中亲自培养,对他极为器重,先后任其为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恩宠可谓隆极一时。但奇怪的是乾隆居然没有招这位恩宠有加的青年作驸马。从福康安的其他兄弟来看,大哥福灵安,被封为多罗额驸,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二哥福隆安,被封为和硕额驸,历任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福康安的两个哥哥都作了额附,以乾隆对他的宠爱,没理由不许一位公主给他。而且当时乾隆的宫中确实也有一位与福康安年龄相当的格格尚未出嫁。据说福康安的父亲傅恒还曾经入宫向乾隆请求,让福康安娶公主做为额驸。但乾隆只是微笑不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乾隆帝对福康安另有安排,还是因为福康安确实是龙种,不能够再迎娶公主。
而且,乾隆皇帝对福康安的恩宠也确实不同于一般的朝臣。福康安小的时候就被乾隆亲自培养。待之同诸位皇子没有差别。福康安长大之后,乾隆皇帝又对他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成都将军、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福康安生活豪奢,常常引来地方官员的不满,地方官员曾都次上奏福康安收受贿赂,索要财物的过失,但乾隆却此丝毫不加责怪。这又为福康安的身世之谜埋下一个疑点。
从上面的证据来看,福康安的身世确实值得怀疑,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学术界还无法确定的说:福康安就是乾隆帝的私生子。
全文完
原题:(原创) 清代名将福康安的“无字碑” 2011-03-28 12:54 发表
2018.12.31 阅读(1546)| 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