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不幸做了中毒的孩子,下半生争做无毒的父母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美】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 著 黄姝 王婷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这几天一直在看这本书,心疼每一个生长在有毒家庭的孩子。
原生家庭的毒各种各样,有的父母会不断地虐待自己地孩子,这种虐待有殴打、体罚、言语侮辱、性侵等,这些父母在外人眼里温和善良,是个十足地良民。
没有人会认为这样地人会虐待自己地孩子,可就是在温和地皮囊之下,隐藏着一颗兽心,他们不断的将魔掌伸向手无寸铁的孩子,肆无忌惮的伤害着孩子。
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多半是伴随着恐惧、伤心以及无助的心里在成长。即便是成人以后,也很难摆脱童年的阴影。这种阴影会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工作甚至于与配偶的关系。
他们会出现自我否定、多疑、不信任等心里问题,这些问题会不断地影响他地生活,以至于很多人无法正常地生活。
一个孩子地一生,可能就这样被一个有毒地家庭给毁了。
这本书地作者,苏珊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遭受过父母地虐待,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不用背负这种情感的压力,我们要拥抱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要让自己走出来……
我们可以咨询心里医生、可以给父母写信、可以自己写日记、自己写童话故事……不断地将这种压抑地情绪发泄出去。我们给父母写信,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曾经做过的事,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伤害,我们事如何的痛苦,要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知晓自己的曾经是多么的愚蠢。
如果因为童年的经历对现实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一定要想尽办法走出来,去拥抱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
不要为他们的曾经找借口,即使是生活再痛苦、压力再大,这只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不可以将这种痛苦和压力转移到一个孩子身上。这都是他们的错,年幼的孩子不应该承担父母所应该承担的生活。
在孩子年幼时,他们应该享受的是是父母无尽的关心和爱,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在草坪上尽情的玩耍,充分享受童年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在饱受虐待的阴霾下生活。
如果现在有了孩子,请让孩子远离原生家庭的毒,让自己变成无毒的父母。
遭受过原生家庭虐待的孩子,要不在无形之中,步了父母的后尘;要不,发誓永远不会让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希望,能做的都是后者。
虽然原生家庭的毒可能让你痛不欲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疗愈,找心理医生、阅读、运动、写日记等,不断地将自己那些难以内化地负面情绪一点点释放出去。
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原谅那个曾经伤害过你地人,如果你觉得无法原谅,就不原谅。选择让自己最舒适、最放松地姿态,慢慢调整,调整到不至于影响到现在的正常生活,不至于影响到现在的亲子关系。
自己的成长如果不易,请不要再苛求自己的孩子,毕竟时代不一样。前半生bu不幸做了中毒的孩子,下半生争做无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