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士人精神出路的探索

2017-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林中漫步人

前些日子才大致读完《古诗十九首》,突然想到大学看到的一本书,名字已经记不得了,隐约讲的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士人的精神嬗变。当时很喜欢这本书,似乎它在讲自己的精神历程。

当时看完这本书后,顺势又读了《世说新语》,彻底被魏晋风流所折服。还曾经一度想好好研究《世说新语》来着。今天读完《古诗十九首》,就从个人的理解去谈谈类似话题吧。

东汉末年,尤其是桓灵二帝时期官宦专权,正直的士大夫遭到打压、读书人找不到出路、老百姓饱受苛捐杂税之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早已分析,“亲小人远贤臣,此桓灵所以倾颓也”。那个黑暗动荡、时刻酝酿社会危机的时代,《古诗十九首》诞生了。它里面反映的主题主要有思妇念归、慨叹生命苦短等。《古诗十九首》集体地表达了对生命本身的思考,这在中国古诗中是很少见的。正因如此,这才体现其价值所在。如果,我们把《古诗十九首》放在文化史中和民族心灵史中去观察的话,其意义又是另外一种。

东汉上承西汉,奉儒学为正宗。士大夫们还是紧紧恪守儒学中的为臣之道,并它们当作自己的信仰。外国人说中国人没信仰,其实看你怎么理解信仰这个词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很看重气节,这在西方也是没有的。仁义礼智信,出仕为官的读书人牢牢不敢忘。但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正义得不到伸张、贤人找不到出路,如果说他们对生存境遇担忧,我认为这还倒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这让他们无意识地开始怀疑儒家一统的合理性了。我抱着仁义礼智信的价值信条自认为可以行于天下,但奸佞之徒毫无道德却占据高位,我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却英雄终无用武之地。动摇一个人的价值观比要了他的命还让他难受,士大夫们精神开始焦灼了。

生命无常,奄忽如飙尘。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方面感叹人生苦短,一方面认为人生唯有及时行乐才是正道。可及时行乐毕竟只是一种逃脱,精神始终没有出路。到了三国时代,士人的精神似乎有找到了出路,以建功立业、拯救苍生为己任,苍凉而不悲观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但到了两晋,司马氏为了争夺权力使劲各种手段。一方面提倡忠孝,一方面却盗国行奸、群王混战。读书人慢慢看清了假仁假义的虚伪,他们把追求反向了自己的内心,以求得精神畅达通脱。但竹林七贤还是一种荒诞的放纵,一种用玩世不恭的姿态来应对悲剧的人生。他们的灵魂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宁静,但追求率真不羁的性灵却让后人为之钦叹。

真正找到精神出路的是陶渊明,他身上体现了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在返璞自然中得到了心灵的宁静。心灵可以在自然田园中继续茁壮成长,这才是生命该有的姿态。所以,陶渊明是这个时代思考的集大成者。为什么呢?中国的隐士以陶渊明为代表,他们不学佛教徒,故意远遁人世,也不学道教徒企图炼丹成仙。他们把自然生活当作了人生最实在的耕耘,并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最纯粹的诗意,这是了不起的。

所以,梳理这个过程,我们应该知道,这其中的几百年,中国人的心灵史到底是如何演变的。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在当今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精神的谋生之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