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我分析《都挺好》的理论依据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曾有过不去的坎,但经都得念、坎也都过来了;接受了自己没法选择的,和接受了自己当初选择的,其实就是正确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9866961/ed80907ae06f6f80.jpg)
不同与平时观看影视剧的娱乐消遣,昨晚的沙龙对于《都挺好》的心理分析,必须得有理论依据。
按照惯常的分析手法,我依然采用了纵横交错的方式。试图通过向各位参与者对这部连续剧的纵向引导(纵联)和横向呈现(横联),以期引发大家与自己、与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的交互联结(互联),并最终达到各自敞都开心扉相互交流(胡联)、提升自己的目的。
首先需要了解,《都挺好》上演的这个苏家的故事,从结构模式来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划分,把由夫妻:(1)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2)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的家庭叫“主干家庭”;(3)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叫作“联合家庭”,我们难以将苏家在电视剧中的呈现归为以上三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9866961/54b32b14b6e77bfb.jpg)
但家庭是由生命周期的。纵向来看,当年由苏大强和赵美兰结婚组成的核心家庭,一路走来,其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会分为六个阶段。
(1)形成阶段:从苏大强和赵美兰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即苏明哲出生。
(2)扩展阶段:从苏明哲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即苏明玉出生。
(3)稳定阶段:从苏明玉出生,到第一个孩子即苏明哲离开苏家去美国留学并有了自己的小家。
(4)收缩阶段:从苏明哲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苏明玉离开父母家。
(5)空巢阶段:从最后一个孩子苏明玉离开家,配偶一方赵美兰死亡。
(6)解体阶段:从配偶一方的赵美兰死亡,到配偶另一方的苏大强也死亡。
据此,我们可以判定,电视剧中的苏家因为主要演的是赵美兰的死后,因此可以认为整个故事主要是围绕着处于空巢阶段的苏大强而展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9866961/16affb00700c786b.jpg)
横向来看,苏家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采用系统论的观点看问题,意味着不能只是将家庭成员孤立地看待。理论上讲,一旦系统被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那么任何系统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完全的解释;而系统内部任何元素也不能得到单独的理解,因为它不是独立起作用的。一个家庭代表了这样一个系统:在系统内成员被组织成一个团体,并形成超越部分之和的整体。理解组成部分(家庭成员)之间的动态关系比将其简单的相加有意义得多。
如果将以上理论通俗地讲出来就是,苏家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人变,其他人也必然跟着变。比如,赵美兰的去世就引发了所有人的变化,苏大强的每一次“闹妖”,别人也都不会无动于衷,谁也不能说苏明玉的变化与苏名成的离婚没有任何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9866961/f41b0693092ebd89.jpg)
我在昨晚的沙龙上就是透过这两个理论的镜片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更是以此来审视各位各抒己见、分享喜怒哀乐和家庭阅历过程的学员,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也在借助回忆来反思自己。
三个多小时下来,我深刻的感受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曾有过过不去的坎,但经都得念、坎也都过来了。这让我坚信:接受了自己没法选择的、接受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其实就是正确的选择。
人生的意义,就是努力使自己的选择变得正确!
![](https://img.haomeiwen.com/i9866961/ea57444b3edabde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