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的初心——读《人生最美是初心》有感
年初,才从新疆执行完援建任务的我,与阔别数月的家人坐在客厅中闲谈,电视上正在播放一档访谈节目,对象是一位目前人气较高的喜剧明星。当主持人问到他的初心是什么时,他尴尬地笑了笑,回答到:我最开始也没什么初心,我觉得我是活着活着,反而把初心活出来了。
刹时,我被这句话吸引…
这一年,于我而言是转折的一年。倒不是发生了什么人生的大事件,而是心态上,尤其是对事业的心态起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年,也是我与“初心”再度相遇的一年。当我翻开《人生最美是初心》这本书时,我被书中优秀的女性们所吸引。没有过于华丽的词藻,更多的是质朴而纯真的话语。我想,这便是初心本身,是当下中国优秀女性该有的样子,在务实中美丽,在美丽中绽放,这样的状态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与企盼的。
说到初心,不管是书本里,还是网络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对初心的终极思考,是全人类共同在思考的问题。无论游历的航船行驶到何处,无论时光的针线如何穿梭,我们都会用这三个质朴的问题向自己提问。只是有些人会时常问自己,而有些人可能问着问着便将问题抛诸脑后了。
年少时,我们从书本上读到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我们也深切地被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所震撼与激勉。
时光倒回,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翻开书桌上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自己心中志向。那一瞬,年少轻狂的我们,似乎多了一分成熟和坚定。我们写下的不仅是对未来的规划,还是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一份承诺。可是,时光的流转,境遇的变迁,还有多少人能回想起当初在扉页上停留住的那几行字呢?
还记得,高一语文课上,我们学到《海瑞罢官》一课时,老师提问:如果你是海瑞,是否会选择罢官。年少的我未经世事,也不懂得历史人物当放在历史中来看这一道理。只觉得,海瑞的这个举动未免有些任性,虽证明了他不愿在官场与人同流合污的清廉,但却是极不负责任的。于是我在周记本上写道:如果我是海瑞,我不会罢官,因为可能来接任的人反而会糟蹋一方百姓,既然为官,就应当忍辱负重,担当作为。我还记得语文老师在周记本上用红色钢笔给予的肯定评价。
好在我不是海瑞,不必担负如此深厚的责任,亦不用如此痛苦地做抉择。那时的我立志做一名快乐的幼师,可以像蒙台梭利那样研究幼儿教学的幼师。然而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方向,高考后我学了四年行政管理。在家人的劝说下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监狱基层民警。十年来,我时常会想起当年对事业的期盼,也会反观这些年来自己心态的变化。
还记得参加工作后的第三年,一次加班加到很晚了,回家途中路过操场,突然看见有人在远处放烟火,绚烂的烟花没有激起我的赞赏,却勾起了我内心中的虚无感,仿佛自己像在梦境之中,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加班,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份自己都不太认同的工作,那一刻,站在操场上的我已满脸泪水。可即便不喜欢,彼时的我也没有放弃的勇气。
越是平凡的岗位,越是能够体现价值。
这样的认知是我在工作多年后才总结出的。我时常被前辈们对待工作的耐心细致所折服,被她们为嬗渡教化她人长时间留在基层无法回家仍无怨无悔的大爱精神所感染。正当我迷茫时,一位老大姐告诉我,我们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哪怕能让一个人有所转变,弃恶从善,那么我们就成功了。我仍然迷茫,但是出于信任,我还是按她说的那样去做。“意义”不仅是被人赋予的,它还是被人践行出的。慢慢的,我在一次次的践行中找到了自我,因为我的言行也开始正向地影响被管理者了,我看到了她们灰暗的眼睛开始有光亮了,我看见她们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了,我看见她们也开始懂得关爱她人了。我知道,我终于以另一种形式从事着我想从事的教育工作。原来,我没有偏离我的方向。
初心,是一张张平凡的脸,是一颗颗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都道“人间正道是沧桑”,无论是寻找初心也好,守护初心也罢,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坦途,也许这条路有些崎岖,也可能会有回头路,甚至还可能布有荆棘,但唯有坚定行走的方向,磨练行走的能力,这份力量才会让我们欣赏到途中美景,最终抵达我们心中那一方美好、安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