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园古事闻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精明能干的朱棣?反而传给平庸的孙儿?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冷历史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以仁厚为怀的皇太子朱标病死,年仅39岁。

朱标是朱元璋精心培养的接班人,他出生时正值朱元璋打天下时期,见证了父亲一步步称帝的过程。朱标死时,朱元璋已经64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悲痛是悲痛,可朱元璋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朱元璋选择的是皇长孙朱允炆,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有人就说了,朱棣明显要强于朱允炆,为何朱元璋不愿意将皇位传给他?

为何不传位给精明能干的朱棣?

第一个原因: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即便朱元璋不考虑朱允炆,皇位人选也轮不到朱棣。因为,朱标病死时,他的哥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在人世。

按照“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朱元璋众多在世儿子中,最应该为册立为储君的也应该是秦王朱樉。

第二个原因:防止其他藩王争夺

虽然说秦王、晋王都不如朱棣,可站在皇位继承角度来看,一旦让朱棣继位,后果不堪设想,这不就是变相承认其他藩王都有资格当皇帝吗?那么,大明版的“八王之乱”即将上演,大明很可能二世而亡。

朱元璋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根本不可能。从朱棣出生那天开始,就意味着他不可能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人选。

将朱允炆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后,他的铺垫工作还是比较到位的,把那些该杀的功臣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而且把各地的藩王顺便敲打一番。

朱允炆继位后,他至少有五次机会直接杀掉朱棣,但是要做“仁君”的他,偏偏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明史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朱元璋根本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朱元璋为江山永固,将皇子都送到各地做藩王。朱元璋吸取了刘邦和司马炎封王建藩的教训,在赋予藩王兵权的同时,也对藩王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避免同室操戈悲剧的出现。

《明史》里记载的藩王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事实上,即便朱允炆以雷霆手段取消了五个叔叔的藩王待遇,这几个王爷也没想造反。

有意思的是,朱棣登上皇位后,将5个兄弟的待遇恢复,结果有3个弟弟直接谋反,还有1个弟弟谋反阴谋暴露自焚,只有1个勉强善终。

这说明什么?说明朱元璋对自己设置的藩王制度非常有信心,他也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

至于朱棣,当他准备起兵时也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敢下定决心。朱棣最终能取得成功,在两千年封建制史上,这样公然起兵造反取得帝位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