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我的舌头找不到中国语感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21人  skytle

请问:什么是不明觉厉?

请问:什么是525?

请问:什么是然并卵?

请问:什么是香菇蓝瘦?

这些请问,都在我嘴里盘旋着,迟迟张不开口,内心的惶恐,每每让我对自己的母语丧失信心。

新生代,新新生代正在以惊人的创造力和爆发力,发明革命着古老的中国话,他们更多再讲一种新的语言,微信语或者QQ语,是一种拼音、图形、符号、动画、视频甚至联想混合而成的一种语言。

我们从“天地玄黄”开始认识中国字,读“床上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读“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史记,慢慢过渡到胡适和鲁迅的新白话,再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白话中文,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符合现代风格的国语语感。

不过,很快,随着革命大潮席卷而来,革命语言很快充斥着人们的日常,主席语录成为最流行的语言元素,不过同时,“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在这个时代被淡化了,讲究生活韵味和人文精神的白话中文,被冲击力极强的革命文学一扫而光。

革命语言,如“一句顶一万句”,“革命人永远年轻”,“弄潮儿永立潮头”,对年轻人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他们基本上吟唱着这些语言上山下乡,再黯然回归。

改革开放之后,“伤痕文学”虽然希望创造个性语言,但最终不过是回归五四传统和中国传统人文,另一派则全面走向西方文化的模仿,这其中也有莫言,他用的是马尔克斯的魔幻文学用语,就像王朔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老百姓大量淘汰了革命语言,但在回归白话的同时,又不断的加入西式语言,更重要的是,英语的爆炸式流行,更催生了一种混合文化的语言。

从此,“混合”成了我们语言的主题,我们和古文混合,之乎者也不是代表传统,是借尸还魂;我们和美国文化混合,POP文化和好莱坞文化,纸醉金迷或者追求个性无极限;我们哈韩哈日,追求极简主义,其实是为了希望甩掉生活的负担和累赘。

直到,互联网技术网住所有人,无数类文化和语言,无国界无障碍传播,我们的舌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被解放,我们用于表达的方式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多样化。

无奈,我们也陷于了多样化的困境,我的舌头找不到想要的中国语感,从“浮生六记”到徐志摩,从围城到“龙须沟”,从牧马人到“红高粱”,一直到互联网文学,我迷失在中国语言中,没有方向也没有归属,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最后不再去纠结听不懂的隐喻,看不清的语境。

又过了很久之后,才恍然大悟,语言已经可以不再表达任何意义,只是为锻炼一下舌头的肌肉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