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记•忆成都我的辞职日志

【我的辞职西行第一站 成都】隐匿在闲散繁华下的少城 懂你的失落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1人  MeltedMurmured

01 出发

五月对我来说,是理应充满仪式感的一个月份。离职,回家,开始旅行。

逃离黑云压城的广州,一张动车票西行成都。动车沿线经过西部多个省市,贵阳、遵义、重庆……山越来越高,环水的村落,绿色治愈了干涩太久的眼球,每个县市站的风景都很野,但天阴多雨又把它妆成内敛的水墨画。站在站台上吹着越往西越凉的风,身边走过或出行或归家的人们,发现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做一个观察生活的配角,心情可以这么放肆。

“心情怎么样?”

“下雨好讨厌,好冷可是好爽。"

长江大桥

02 成都

“你怎么又去成都了?”

“没有啊第一次去。”

“跨年是?”

“重庆。”

2018年初跨年假期5天,不希望太匆忙,于是只玩了山城重庆。想不到今年内还是把成都也走了一趟。初印象:蓉渝都是辣口的火锅串串和肤白貌美的小姐姐,但是这两座城不太像——

重庆的8d魔幻让人惊奇。成都呢?串串火锅、茶馆麻将和川普构成了我对成都这座城的初印象。休闲又稍带些痞气,或许是成都的调调,我想知道这两个成分在成都的占比分别是多少。

成都第一晚:平均年龄40+的几个阿姨创业火锅店噢!装修简单温馨,口味是妈妈家常菜的那种好吃。

<井巷子>

失落的少城记忆

无论是爆款景点打卡客,还是只想安静探索城市内核的体验派。每个来到成都的人,想必都会走一遭宽窄巷子。也许是因为它好看的建筑和文艺调性的小店,也许是因为在商业包装下还有一些旧时少城的影子。

左边是现代,右边是历史

宽巷子和窄巷子不免有些雷同,五月初的成都,伴着春天黏人的细雨,很多热情高涨的游客可能匆匆走完两条巷子就早早归家。

宽窄巷子一瞥

窄巷子向下拐,一边是居民小区和灰色的围墙,一边是远比不上宽窄巷子里文艺小店的街坊小卖部,夹道就像是停车场,就像是那种每个城市都很常见的小区街道的景象。这就是井巷子,不起眼,非常不起眼。

再往里走一些,墙面延伸到地面的少城历史介绍和生动的浮雕,一下子就把你抓进了另一个空间——

从公元前,秦国宰相张仪建都筑城,到满清八旗弟子所住的满城遗址;从门前凿井取水的街坊,到围绕在树荫下石桌前斗蛐蛐儿的老大爷……

不同于宽窄巷子的熙熙攘攘,井巷子有一种苍凉隽永的历史感;如果说宽窄巷子是成都生活的缩影呈现,那么井巷子一定是成都市井生活的沉淀。

<杜甫草堂>

广厦千万间内的我们回访茅屋

成都有这么多的景点,我很想去的反而是杜甫草堂。大概是因为杜甫那首最不得志的诗是始于此成于此,去到那里应该可以给前途未卜的自己打打鸡血吧。

园内有很多很多种人:像爸妈一样的长辈们,研究着茅屋的材料构造,试图还原真正的茅屋遗址是在哪里;从香港来的小学生们,朗朗地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立志着要继续建造广厦千万间;穿着汉服的小姐姐们,在镜头前传递出遗世的姿态。

茅屋 茅屋一角 草堂中的另一种风景

<春熙路太古里>

不止昨夜的酒,还有夜色

逛春熙路的那天晚上,朋友在群里发了个链接《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我深以为然——回归离生活最近的地方,才好找回初心。虽然说春熙路太古里也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但是这里也是当地人的生活会渗透的地方,更是成都年轻人很重要的休闲场所吧:

春熙路IFS

一路上能看到刚下班还穿着制服捧着花束的妹子,穿得超美小跑赴约的小姐姐,在IFS楼下努力帮女友拍照的小哥哥和随意穿着拖鞋散着头发聊着生活工作的姑娘们,和一群停在斑马线边,笑着聊着的大男孩们……精致、悠闲、撩人,满足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大部分的幻想。

跟着旅游网站上的citywalk的线路,把幽禁在夜色里的广东会馆、大慈寺、博舍沿外围走了一圈。没带相机误打误撞,不求入内不声不响。配着章华里古建筑酒吧内的饮酒男女,一静一动,咦,有点鬼魅。

章华里老建筑酒吧 博舍bontique 太古里露天走廊

一日浅尝的成都,悠闲性感之余,阴雨给它好像蒙上了一点失落,好像在安慰还对生活产生灵魂拷问的人如我。那让我们深夜举起这杯酒,听杯子碰在一起的声音。敬成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