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象不容易患癌症?看看它的基因组就明白了

2020-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幻世魔王

这个故事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
细胞发生分裂,那么细胞中的DNA就可能发生突变
请注意,是可能,并非一定
如果细胞数量增多,可能发生突变的DNA也会增多
那么这些积累的突变就可能会诱发癌症



因此一种合理的推想是
如果癌症是随机突变引起的,
那么体型越大,寿命越长的动物应该在早期更容易受到伤害?
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细胞,也会进行更多细胞分裂
不过事实上大多数哺乳动物在生命晚期才发展癌症
这是在癌症科学里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叫作佩托悖论



在20世纪70年代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提出
发现癌症发病率
与动物的体型或年龄关系并不大

围绕这个悖论,人们发现很多现象

蓝鲸是海洋的巨无霸
老鼠是小巧的啮齿动物
蓝鲸的细胞数量是老鼠的百万倍
寿命也比后者长50倍
但是纵观一生
蓝鲸的患癌风险并不比老鼠更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海洋离人类稍显遥远
那么把目光拉回大陆
看一看陆地霸主——大象
当研究人员统计大象肿瘤发生率时
他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数字5%
之所以震惊
是因为研究人员清楚人类的数字是11%-25%
同时不要忘记,人类的体积要小得多
佩托悖论让癌症发生显得神秘莫测
同时也让人类看到希望
或许大象身上正隐藏着抵御癌症的奥秘?

随着年龄增长和体型变大
动物体内可能存在
防止癌细胞生成的内在生物学机制
正所谓天造万物,相生相克
跟癌症相关的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两类基因维持体内平衡
研究人员对非洲大象的基因组进行读取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一个基因叫作TP53

作为一种抑癌基因
本身具备保护细胞的能力
当细胞DNA受损时
p53蛋白被激活
从而修复或杀死受损细胞
如果TP53基因发生功能障碍
患癌的概率会急剧增加
因此TP53的作用十分重要
那么研究者在大象体内发现了什么?
大象拥有更多的TP53的基因拷贝



与人进行对比
人有1对,而大象有20对
即便在灭绝的猛犸象种类
也发现十几个TP53拷贝
而大象的近亲
海牛和蹄兔只找到1个拷贝
换句话说
大象细胞对DNA损伤极其敏感

当DNA损伤时
大象细胞让受损细胞立刻“自杀”
从而将新生肿瘤细胞扼杀于萌芽中
当然也有人认为
TP53可能不是唯一解释
例如大型动物的移动会随着体型增长而迟缓
因此也可能减慢代谢和细胞分裂速度
不过说一点题外话
多拷贝抑癌基因或许让大象不怕病患
但高高扬起的长牙
却挡不住人类贪婪的目光……
时也,命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