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豆瓣评分”们,中国电影才是真的完了
人红是非多,电影也一样。
《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影片的同时,还引发了一些争议,然后,豆瓣平台再一次遭到质疑。
因为《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一下子从8.3降到了7.9,还有所谓“内幕聊天纪录”曝出,有人便怀疑豆瓣上存在水军恶意刷低分的情况,豆瓣方面则连发声明辟谣,水军操作难度大,花钱让高赞评论用户改“1星”评价的情况更是子虚乌有。
这已经不是豆瓣第一次被吐槽了。
早在2015年,豆瓣创始人就发布了“豆瓣电影评分八问”的文章,详细说明了“水军刷分”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至今,这篇文章依然挂在“豆瓣电影”的首页。
道理很简单,豆瓣用户已经拥有一定基数,水军可以刷分,但成本不是小数目。真的会有片方愿意花钱“买分”,而且在豆瓣评分并不能直接证明影响票房的情况下?
01豆瓣评分可信吗?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豆瓣网站已经拥有超过2亿用户数量,豆瓣电影是其旗下活跃度最高的产品之一,具有流行度的电影每部都有数十万用户参与打分评论。
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象级电影有时还收集了超过百万人提交的评价。
在2016年由《消费者报道》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08%的消费者会在观影前参考电影评分。而豆瓣电影作为最大的“评分网站”之一,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如果没有影响力,就不会有争议了。
与猫眼、时光网两家平台相比,豆瓣评分的“可信度”其实要更高。
为什么呢?
观点有四:
①与猫眼相比更“理性”
②与外国权威网站相比更接近
③与时光网相比基数更大
④豆瓣用户“垂直领域”度更高
与猫眼相比,豆瓣的评分更“理性”。猫眼虽然是号称出了票的用户才能评价,但一看平台上的分数,以10分为满分,基本都是8分以上的,8.0分的都算是口碑比较差的了。
这就像是小学生考试的分数,全是八九十分,全都很开心。随便打开一部电影的短评,排在前面的都是5星好评。所以国产片就称霸世界了?显然这些“高分”并不能准确衡量一部电影的真正品质。
别忘了,猫眼是一家售票平台。如果电影的分数写低了,观众会乐意买票吗?
豆瓣评分似乎是对国产片特别不友好,只能代表“文艺青年”的喜好,当真如此?
请看2018的“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外国电影超过8分的电影确实要多一些,华语电影只有9部过了8分的“优秀线”(比2017年有增长)。不过唯一一部9分电影是《我不是药神》,再往下还有8.7分的《大佛普拉斯》,8.3分的《红海行动》,得到高分的有商业片也有文艺片。
“每月最热门电影统计”当中,华语片5部,进口片7部,基本持平,而且其中最低分的还是进口片《侏罗纪世界2》。
如果硬要说有“国产片歧视”,那“歧视”仅仅存在于一些制作质量糟糕的影片上。比如某些“相声喜剧”,“奇幻恐怖”等类型片,的确存在部分“恶意差评”的现象。
但为何人家要偏偏要对你恶意呢?还不是因为自己拍电影不用心,或者说自己没本事就硬要拍电影,急着赚(quan)钱。一些观众看不过眼,有权用“1星”来宣泄自己的愤怒,情有可原。
况且并不只是“国产烂片”会被“针对”,外国烂片也会出现如此现象,例如,好莱坞大片《神奇四侠2015》就只有4.3分,这个分数很符合金酸梅最差影片的头衔。
至于《流浪地球》故意差评?
如果豆瓣机制存在问题和漏洞,那之前的电影怎么又不说?评分的大幅度下滑可能性更大的原因是,电影的观看人数也在大幅度增长,8.0分的时候40多万人,7.9分的时候已经是80多万人了。
人多了,意见分歧自然就大了。电影评分先高后低是再正常现象不过的现象,再说,《流浪地球》只是中国科幻的“处女作”,确实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我们应该保持理智,而不是盲目吹捧。
而与外国众多专业评分网站相比,主要包括IMDb,烂番茄,Metacritic,Fandango,单从外国电影来说,豆瓣分数都是比较贴合的(普遍分数略微高一些),例如公认好评的《银翼杀手2049》:
豆瓣8.3,IMDb8.0,Metacritic8.1,烂番茄媒体87%,观众80%;
没想到这部一致好评的好作品在猫眼却只有7.3分,可见其用户的“专业性”是有待商榷的。
时光网的评分也和豆瓣差不多上下(《银翼杀手2049》8.1分),而且是专业的电影网站,怎么就比不过豆瓣?
基数问题。
猫眼、豆瓣都是上百万人评价的《我不是药神》,时光网却只有近9千人评价,参考价值自然要低一些。但不可否认其“专业性”应该是最高的。
美团(猫眼)相关工作人员称,“猫眼不仅涵盖豆瓣上的文艺青年用户,还覆盖了一线至五线城市的人群,这使猫眼评分更全面也更具代表性。”
然而,更“全面”并不一定就是专业的。人群更广泛,也说明根本不懂电影的“抠脚大汉”多了。如果要问一部电影到底好不好,你愿意相信一个读过书的“文青”,还是路边随便找来的“抠脚大汉”呢?
所以与猫眼用户的“广泛性”相比,豆瓣用户更像是电影垂直领域内的专注用户。豆瓣一开始就是以“文艺青年”为目标群体,只是后来领域更大了,但“文艺青年”的基础用户和底蕴还在。
“文艺青年”的重要标签是什么呢?音乐,电影,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文艺青年”群体本身就对电影的专注度较高,他们更清楚什么是“世界公认的好电影”。
豆瓣上许多经典电影都是几十万人评价,猫眼呢,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赎》只有5千多人?这某种程度上反应猫眼用户大多不是专门去找电影看的人,“他们”更倾向电影的娱乐性,看过开心就行。真正关乎电影艺术的东西,“他们”不关心。
02中国也需要一个“烂番茄”
当然猫眼平台也是有野心的,他们曾试着把自己变成中国的“烂番茄”。
“烂番茄”是美国最热门的电影评分网站,他们的评分方式不是IMDb、豆瓣的全用户投票,而是分为专业媒体评分和观众评分两个维度。媒体评分是一些垂直领域的记者、影评人,他们对电影的认知程度是高于普罗大众的。
猫眼曾效仿烂番茄上线过“专业评分”的功能,只有被邀请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打分。
很可惜,因为早前因电影《长城》、《摆渡人》的约谈风波,加上后来人民日报的批评文章,猫眼平台迫于舆论压力下架“专业评分”。
质疑“专业评分”的观点大概有:
①专业人士不能代表所有人
②专业人士会通过恶意差评赚眼球
③专业人士有“收红包”给好评或差评的可能
只是这些观念未必是绝对正确的。
第一,专业人士确实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他们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对电影的认知程度比普通观众更具参考价值,就好像人大代表的功能一样,怎么就不能充当“意见领袖”,引领全民提升电影素养呢?
第二,专业人士确实有个人情感,不过他们的评价也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如果质疑他们,是不是应该针对他们的文章开扒才合理呢?
第三,专业人士可以收红包,但这是具有风险的。如果自己给出了违背良心的评价,观众下次可能就不信你了,你自己的自媒体就会“掉粉”,牺牲自己的品牌口碑换取利益,大概这些影评人是想转行。
猫眼平台上线“专业评分”功能其实是很大胆的,因为更专业的人很容易能发现电影的缺点,特别是商业电影,如果他们给电影差评,像《长城》一样,票卖少了,猫眼的自身利益是受损的。
可以说,猫眼上线“专业评分”的举动非常良心。
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崛起,喜欢看电影的人成倍数增长,不管是什么专业毕业的,看电影是业余时间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看电影这件事做功课,对电影的评价,多数人是比较片面的,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电影的整体品质。
什么是“整体品质”?我在《什么是电影品质?》一文中有过相关叙述,包括剧本、表演、摄影、配乐、剪辑等要素都影响着“整体品质”。
普罗大众能看出剧情,叙事,更厉害的一点的能看出角色深度,演员表演,但能看出镜头运用,剪辑节奏等“隐藏因素”的,就很少人了。
豆瓣评分之所以一直备受质疑,很重要的原因是“恶意差评”和“专业好评”是同等级的,你专业的5星可以被无脑的1星给抵消。
IMDb的评分机制则更复杂一些,“经常投票者”的权重是要高一些的,这样“水军”刷分就需要翻倍的成本。不过IMDb也曾出现过被刷分的现象,质量并不佳的《刺杀金正恩》就曾被戏剧性的刷到10分满分。“经常投票者”的定位也很含糊,毕竟投票多了也不能直接证明某个人真正懂电影。
只有普通观众的评分,很难准确的反映出电影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从专业角度,作品是否达到了电影艺术的水准。
可电影不光只是商品,更是艺术啊!
美国电影产业链已经如此成熟的国家尚且需要专业媒体评价引导大众,何况我们这些后来者呢?
03中国的“烂番茄”该怎么做
电影批评是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专业评价”有助于加强口碑的客观性,能有一个“烂番茄”,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绝对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不可否认外国的烂番茄网站也是受到非议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复制,而是做出更优秀的评价机制。
如果有人有能力想做一个“中国烂番茄”,以下是一些建议:
①明确“专业人士”的资格
如果能邀请到电影行业内的人就最好了,像豆瓣就开始邀请许多导演和演员发表评论,他们无疑是具有“资格”的。另外像一些著名的媒体人,有过电影领域评论作品的,例如梁宏达,周黎明等,当然也有“资格”。而对于一些自媒体大V,则可以通过提交影评和通过一些电影知识测试,获得评价权,并且观众可以给这些“专业人士”的评价进行打分,长期被认为不达标的,取消其“专业资格”。
②需要有详细评价解释评分
像Metacritic,专业评价都应附带了一篇详细的评论。这样能避免“专业人士”随意就能给差评的现象。如果你要给差评,就必须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就像“人民日报”说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会严重破坏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③不应局限于一个总分
一个分数真的很难反映一部电影,这是电影评分无论怎么改善机制,都一直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
一个分数能直观反映电影的大概好坏,但同时也需要一些“辅助说明”。烂番茄除了新鲜度,就还有“评论家共识”,说明电影哪里好哪里不好。
时光网的分数栏旁边则有音乐、画面等具体分值,比如《荒野猎人》,就能明显看出电影的“画面”尤其优异,“故事”略普通,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好像目前还没有针对影片类型的区分。
要正确评价一部电影,除了年代之外,影片类型定位也是很重要的。你不能拿《长城》和《活着》相比,也不能拿《前任3》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相比,商业片和艺术片针对的群体是完全不同的,不同人群的观影感受截然不同。电影是多元化的,你也不能说哪一个类型就是更加优越。
于是增加一个“可乐度”和“咖啡度”参考值,便可帮助观众区分电影类型。“可乐度”越高说明电影娱乐性强,反之则是艺术性强,像《蝙蝠侠:黑暗骑士》这样“雅俗共赏”的影片,就是“咖啡”、“可乐”各占一半。
在没有“中国烂番茄”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综合所有评分网站的评价做参考。
如果是更偏娱乐性的电影,猫眼的评分更具参考价值;
偏艺术性的电影,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更加“准确”。
诚然,电影评分并不能代表电影的好坏,或者或好不好看。也许是中国对“分数”这个东西比较敏感,给电影摆出一个分数让人觉得就是多少分的水平,当大众评分与自己的感受不同时,有人就会感到不愉快,诋毁了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造成对各大评分平台的质疑。
电影评分仅仅是一个辅助参考,无法决定作品的好坏。各平台自然要不断改善评分的机制,严格把控“刷分”的行为,才能真正让电影评分起到“监督警示”和“反思进步”等作用。
而大众也是要正确审视电影评分的实际功能,不必对评分过度敏感,也不能完全忽视评分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在各种评分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优质电影才能获得高票房,难道被“天机·富春山居图”们支配的恐惧,这么快就忘了吗?
哪天要是没有了“豆瓣评分”们,中国电影失去了反思进步的风向标,普通大众难以区分影片的质量好坏,就像食品没有了安全认证标签。
那才是真的完了。
痛苦提醒你,你感受到的快乐是真实的。——《银翼杀手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