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花开
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理想的花
《声入人心》的舞台上,有一位选手,袁广泉,26岁,毕业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满分博士——名校的光环和温润的形象一下就吸引了我。
袁广泉最希望呈现自己擅长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他说,“对于学声乐的人来说,证明自己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有舞台,我的梦想就是唱好每一个现场。”
这是一个歌者最纯粹的理解——每一个热爱音乐舞台的人,梦想都是在音乐的舞台上,聚光灯下,唱好每一个现场。
普及一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被誉为“十九至二十世纪音乐界的神话”,在古典音乐界里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地位。
只是,“以培养精英人才、大师为目的”的国际顶尖音乐学院毕业的满分博士生,袁广泉回国两年仍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回到河南许昌老家的袁广泉“不太敢跟别人讲我是柴院的博士,觉得很丢脸”,他的哽咽落泪、自信心备受打击完全可以理解……
2.等一朵花开需要耐心和微笑
有一个舞台,一直在现场直播着,这个舞台就是人生,主角是每一个你,逃不脱躲不掉,决定精彩与否的是你,决定舞台的宽广与长远的也是你。
每种存在都有它的规律性,每个人也都是在自己发展的时区中一步步的走,每一步都是收获。所以,需要足够的耐心,不慌张,不放弃。
26岁,如果是非音乐专业的博士生毕业,正是风华正茂,学有所成的好时候,社会上有太多机会和舞台等你大展宏图、大施拳脚。许多有天分的音乐人,在26岁或更早的年纪也早已展露头角。
26岁的袁广泉,经历的是音乐舞台上的纯粹,尽享阳春白雪的辉煌,走向生活舞台的粗粝,面对简朴落寞的现实,这种落差,对于意志不坚的懦夫,是考验;对于不忘初心的勇者,是赐予。
人生的路很长,每一步获得都会为成功做了铺垫,名校的学习可以收获纯熟的技巧,音乐专业的舞台收获自信,离开校园,走向生活铺满荆棘的舞台,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所得,挫折带给人勇气,逆境带给人坚强,更多珍惜,更多成长。
初心不改,保持纯粹的信仰,一定会透过泪水和磨难,看到微笑,走到从容,等到心里的花开。
3.用心“喊”开心里的花
有许多的人,在生活的砂石裹挟中,一路摸爬滚打,在生活舞台中,也许有那么一段姿态并不优雅,但是坚守内心的纯粹,经过了磨砺的痛,不只反击生活,而是在生活的舞台上走出自我。更重要的是,用泪水和汗水浇灌着理想之花,等着它的绽放。
音乐出品人座位上的廖昌永老师,现在的身份是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和蔼、从容,对每一个学生眼里都是爱。可是,他的老师周小燕先生说,他19岁时,是一个基础特别差的农村娃娃,差到没有老师肯教他。他凭借自己的天分和比别人更多的勤奋,一点点的努力,30多年的不断学习与成长,直到现在。
另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老师,也是农民出身,从小热爱音乐。只是1980年,18岁的戴玉强考入的并不是音乐学校,而是煤矿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做了土木工程师的生活在农村人眼里,同样会很幸福。可是工作两年之后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考取山西省歌舞剧院,被送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后来他边打工边学习。1989年底,戴玉强终于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了总政歌剧团。
他用十年的时间,让理想之花绽放在生活的舞台。
有一句话,“上帝的磨盘转动得很慢,却磨得很细。”没有人是旁观者,而是都或主动或被动的参与着打磨;主动的人,更能经得起磨,受得了痛,等得起未来。
只是千万别忘了更重要的事,我们之所以感谢生活,接受磨砺,不是为了把自己磨得圆滑,而是要做更好的自己,是为了让内心理想的种子,经过汗水和泪水的浇灌,开出最美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