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日记5:罗胖说得不对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鸢尾Sophia

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知识

坦白说,我还没有看完罗胖的跨年演讲,仍然停留在对“还原能力”的思考。

罗胖把还原能力解释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把高度抽象的理论还原到现实场景中,用现在流行的词来说是落地、执行力。也许可以如此划分,在宏观的大规划既定的情况下,做事的人要做的只是解决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张老师说这是他为自己,也是为用户说的。刚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不是太理解,只是觉得罗胖在这个场合里不像前几年那样进行大胆预测了,有点怂,直接甩一个结论出来,简单一些的说法就是你们别瞎想那么多,管好自己就好,别天天在想什么宏观问题,你管不了只能忍受。不久,拾遗就出了一篇主题为罗胖无用论的爆款文章,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妙啊,在绝佳的时机,摆擂台,一副要干上一架的态势。单从文章的篇幅和煽情程度来看,这篇爆文肯定是蓄谋已久的。可惜的是,这场架只有一个回合,罗胖这发了一条暧昧不明的朋友圈。

后来我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在讨论这件事,有人形容罗胖是一个做快餐的商人,而谁谁是学者。这种表述里面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对商人的某种负面情绪,我猜是嫉妒。罗胖的小伙伴刘润倒是解释了这个问题,学者是把人类未知的变成已知的,商人是把人类已知的变成个人认知,商人讲求的是成本收益,罗胖并不是创造了某种市场需求,而是迎合。他不过是把一整块蛋糕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一小口即可止住饥饿的分量,再配上精美的包装,放在自助餐厅里,任君挑选。所以不管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可以达成的共识是他在干一件叫做把知识碎片化的事情,接下来,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反方论点——系统化,学习知识要系统化。这两件事情真的是针锋相对的嘛?

暂且不表。我先支持一下正方,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量基础信息本来就呈现碎片化,罗胖其实在串联某些具有并不显而易见的关联性的信息,以结论和案例解释结论的方式呈现内容。而反方则说这种方式并没有让人真正学习到什么,因为知道了那么多的理论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呀。我觉得这个论点不好,因为信息领域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不对称,也就是碎片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者说容易让人通过寻找自己见过的例子来自我演绎结论,所以本质上来说不是他没有告诉你怎么做,而且你根本没办法理解他所说的。这受限于个人条件,特别是经历。比如说,某天在和张老师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可以将创业这件事慢条斯理地分析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所依靠的理论基础对于我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可是我就是没法联系起来呀,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理论进行解释,这是一种能力和积累。就我目前的经历来说,我只能做到理解的程度,而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天呐,这在说什么鬼。所以说反方就是对的嘛?我不觉得,因为它立论的时候已经极端化了,系统化学习极其重要,重要的原因在于系统性的框架可以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所以你会发现,所有人的目标都有一项就是处理碎片化信息,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我想是工具,罗胖提供的工具是别人,别人帮你把知识整理好了,你来学吧;反方提供的工具是自己,自己去学习背后的逻辑,自己去得出结论吧。作为一个不装睡的消费者,对于这一点还是有认知的。当然,对于某些大神来说,他需要的就只是点拨一下而已。

接下来的问题是,还原能力与抽象能力的关系,即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你真的不需要抬头看大势嘛,如果你是个创业者,不看大势意味着直接死在起点,因为宏观信息提供一个解决关键问题的依据,这件事能不能做。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反复分析了创业失败的原因,归集到一个原因上就是对宏观信息分析失误。只有在宏观上没有致命失误时,解决微观的问题才具有意义,要不然就是穷忙。所以抽象能力极其重要,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

这里就比较喜欢宋鸿兵对这个问题的表述了,建立起独立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去处理碎片信息。

另外,还想说,喜欢宋鸿兵对知识的解释,万事万物是石料,知识是大卫,工具是演绎逻辑。是的,在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后,发现要去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了。估计接下来几天都是学习笔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