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之五
第五章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人的大脑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大脑需要“断舍离”
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关注了太多与我们没什么关系的人、事、物,这些东西塞满我们的头脑,干扰着我们的思考和记忆。
我们很少意识到,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更精微的思考。
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呢?
一、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位。
二、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借此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
三、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
主动收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四、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抽出时间闭关,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你。
通过上述方式,信息被合理筛选后,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加工、处理它们,然后表达出来,返还给这个世界。这时,我们要力求简洁地表达。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既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美德。简洁的表达来自清晰的思考,而清晰的思考又要以简洁的表达为依托,一体两面。
如何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史蒂芬・金的小说语言向来以简洁干练著称,在《写作这回事》中,他也反复强调简洁的必要性,避免使用一切多余的词汇。
简洁可谓是写作的主流标准。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简洁并不是简单,简洁也并非一味地删减,而是某种合理的“适度”,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找到那个正好的“点”,可以映射出最多的内涵,这就是简洁。
要做到简洁,关键点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做到这一步,是一切简化的前提。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之道。
一、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二、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中。
三、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模式化可能是最终极的达成简洁的方法了。如果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吸收、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和生活就必然是繁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
追求简洁,就像一个开放的拼图游戏,当新的拼板与旧的拼板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构成一个更完整的图案时,你的世界不仅没有变复杂,反而更简单清晰了,这就是简洁的寓意。
让潜意识为你工作——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很多研究思维和创意的学者认为,先发散后收敛的顺序是最为合理的。且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收敛思考的时候不要发散思考,如果两种思维同时出现,一定会相互干扰。
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因此遇到“卡壳”的情形,不妨先把问题暂时放下,去看些与之无关的书,或者干脆出去走走,放松一下,然后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灵感突现,豁然开朗,这其实是潜意识帮了大忙。
潜意识会帮助我们思考。而且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詹姆斯・韦伯・扬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一、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二、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三、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四、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五、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关掉大脑里“不可能”的评价声音,才会有新的可能。
我们头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也就是干活的小人,还有一个小人是监控者,是监督生产者干活的。我们平时做每件事情,这两个小人都是同时工作的。所以我们做的事情都会循规蹈矩,有章可循,但弊端是创造力被压制了。你要尝试让自己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把负责监督的小人关掉,让那个负责生产的小人自由发挥。
比如,美国的艺术家卡梅伦发明了“晨间笔记”的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趁监控者还没完全睡醒,让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冒出来。
此外,我们还可利用“监控者”原本就喜欢休息的时间,比如洗澡、坐车、散步、做家务的时候,来想问题,构思文章等等。
适当地引入随机与混乱,为我们带来灵感。
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混乱、随机和意外的成分,让这些东西成为培育我们新想法的土壤。
那些看似有序的东西,很可能只是把另一些无序的东西遮蔽了而已。我们受益于秩序,但也产生了"我必须依赖于这种秩序"的幻觉。事实上,很多能够改变我们一生的事件,都不是我们可以事先规划或者预计的,它们常常是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生活。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
心理学家还认为,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来增加意外、随机和混乱的元素。一些小变化引起的扰动,可能会刺激出我们新的想法。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
”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思考的内容,这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图示作为一种直观化的表达,比语言文字这种线性结构有更大的优势,它可以让复杂的关系更好地显现;用图示来表示信息,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得工作记忆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参与更深更广的思考。
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人的思考依赖于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但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那么部分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与工作记忆极为有限的容量相比,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所以,借助图像观察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
很多成功的作家或者科学家,都善于进行具象思考。一张思维的图案能够激发人们的直觉思考,这种直觉思考能引发顿悟,帮助人突破思考的瓶颈。
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
在头脑中进行视觉演算或者思维实验,毕竟还是会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如果能把图画出来,那么对思考的促进作用就更好了。
边画边想的过程,可能会出人意料地诞生出许多新的思路。
把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图形,还为我们的思考扩展出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用纸笔构建探索空间的方式,让整个探索过程是可见和可变的,方便思考者去自由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直到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根据情境选用合适的图形。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如果我们能够从具体的思考情境出发去构想相应的图示,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流程图和结构图。流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含有箭头,以表示流的运动方向。结构图表示的是一个静态结构,用以显示不同部分或者因素间的结构关系。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周全?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周密的思考问题很不容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证实偏见”,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为了克服这些毛病,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者提供某些支撑,我们把它们称为“思维脚手架”,最常见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利用矩阵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不同维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乔哈里窗格,使用了两个纬度,交叉后构成了四个区域。
除了分析问题之外,矩阵方法对求解创意性问题也很有帮助。
清单,无限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清单,就是用穷举方法来扩展思维的工具,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
编制清单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即先尽可能地穷举一切可能项,然后再就其必要性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
做好第一步的是不要带批判的眼光,宁可把清单列到冗余或者过度的程度。
第二步是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
删减是必要的,它使清单更具有可行性。
人的思维,并不是凝聚的、坚固的、稳定的,反而是跳跃的、流动的、易变的。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的打磨中,会强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本章的内容对我很陌生,一是出于知识焦虑,习惯往大脑里塞各种信息,也不管有用,没用,如何用。结果在调用信息,进行表达时,发现并不自如。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没有“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很多理念都是流于表面,没有把握其内涵,也就很难用简洁地方式表达出来。因此,下一步要学习“断舍离”,精选进入大脑的信息,力争深入的了解。
关于让潜意识工作, 切身体验比较多。洗澡、散步、做家务的时候,确实会有很多很棒的想法。而问题在于,我总是想方设法把一切时间用所谓的学习塞满,其实可能恰恰错失了与潜意识的相遇。生活需要留白,思考也是如此,不执着时反而更容易获得。
周密思考可真真是我的软肋,偶尔会用列清单的方式,矩阵则是从来没有用过的。以前总觉得自己思虑不够周全是因为“粗枝大叶”、“不拘小节”,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没有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工具,这可真是个坏消息,而好消息则是,大脑高度可塑,有良好的思维工具,又能不断在行动中打磨的话,真的会锻炼出“超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