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经济中的思考———纳什均衡

2020-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有趣的coldfacs

最近摆摊经济火了,抓住时代机遇,紧跟时代潮流是我自始至终的赚钱宗旨,虽然还没赚到钱。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只要自己成为摆地摊之王,那我将会是下一个比尔盖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虑到我的外貌还不至于把别人劝退,为了抓住这个机遇,让我一举跻身于福布斯富豪榜。

我开始思考摆摊的策略。莎士比亚曾说过:卖还是不卖,这是一个问题。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早以注定,我们伟大的戏剧家、预言家莎翁早以给出了答案。

卖还是不卖,他的意思是要卖有品质的,不要去卖那些粗制滥造的商品;要卖自己的诚信,而不要卖自己的谎言。

莎士比亚早已经预料到,400多年后,将会有一位有志青年在自己的领导下横空出世,走向成功。

既然大佬都已经给了我们暗示,那要想在摆摊浪潮中拍出自己的那一朵小浪花,必须要好好抓住这个问题。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更高的收益。

1

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平平无奇,唯一有的就是这张嘴皮子。于是贩卖焦虑成了我的首选,像贩卖焦虑这种东西能够让那些萎靡不振的学生振作起来,让那些缺乏动力升职加薪的上班族焦虑起来,重拾动力。

选好针对人群后,我就开始计划摆摊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六七点,学生上学,工作者上班。

为了抢到黄金地段,你必然需要牺牲掉你宝贵的睡眠时间。没办法,再不努力,我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要被消灭了。

假设学生上学是六点半,那我六点出发,提前半个小时,应该没问题。可是我又转念一想,不对,别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那我就再早点,那就五点半出发,等会,那些摆摊的人中肯定会有少数那么几个像我一样聪明的,他们一定也会五点半出发,说不定他们起床的生物钟就是五点。

没有明显优势的我,经过一番计算与推理,我认为要想成为摆地摊之王,只要我四点半开始在那等,一定能够抢占先机,拿下贩卖焦虑的市场。

第二天,睡觉生物钟在凌晨一点半的我,显然是睡过头了,我痛定思痛,终于得出了结论,老话说的好,年轻就要醒着拼。像这种牺牲自己的快乐来让别人快乐的工作,于我高中学历而言,显然是有失身份的。我还是等待下一个能让我翻滚起来的巨浪吧。

为什么学生六点半才上学,而大家却五点钟都摆好摊了呢,导致我要想有虫吃,就必须更早的起床,可恶啊。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有一个著名案例,叫做旅行者困境。

该博弈在1994年由考希克·巴苏教授(Kaushik Basu)提出。博弈情形如下:

航空公司丢失了两位互相不认识乘客的旅行包。两个旅行包正好都是一样的,并且里面有相同价值的古董,两位乘客都向航空公司索赔100美元。

为了评估出古董的真实价值,公司经理将两位乘客分开以避免两人合谋,分别让他们写下古董的价值,其金额要不低于2美元,并且不高于100美元。

同时还告诉两人:如果两个数字是一样的,那么会被认为是其真实价值,他们能获得相应金额的赔偿。如果数字不一样,较小的会被认为是真实价值,而两人在获得这个金额的同时有相应的奖赏/惩罚:写下较小金额的会获得2美元额外的奖励,较大的会有2美元的惩罚。问题在于:两位旅行者应该用什么策略来决定他们应该写下的金额?

博弈论认为,如果两个人是理性人,那么他们会都写2美元,这个结果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

为什么呢,理性人意味着你会更加倾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当他们两个人都写100元,那自然两个人都能得到100元的赔偿,但是假设其中一个人写99,他便能够拿到2元的奖励,拿到101的赔偿,同时因为两个人是无法进行串谋的,那么必然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逐渐减少赔偿。

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而在上述的内容中,摆摊博弈的纳什均衡则是五点钟,因此我便不得不四点半起床,当然如果有其他人也那么能熬,四点半起床那么纳什均衡点又会继续下去,直到平衡。

3

纳什均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超前教育,为了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大的优势,家长们都费尽心思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甚至还出现了胎教,孩子还未出生就已经站在起跑线上了。

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本来大家都是初一学的内容,公平竞争,但是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便会进行超前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初一要学的内容会在一年级学习,但是大家都这样想,就导致了孩子仍然站在同一起跑线,却承受了那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和劳累。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例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更多其他因素,像是家庭条件等等。但是这个例子却很好的说明了家长进行超前教育的心理。

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欢迎关注公众号:有趣的cold facs  等你来玩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