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 《白说》新闻、写作
白说
白岩松
>> 守土有责,就是偶尔有机会,用新闻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好。而更多的时候,得像守夜人一样,努力让世界不变得更坏。后者,常被人忽略。
>> 互联网时代,新闻资源被垄断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那么拼的就是视角和语言表达方面。
>> 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 她说,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 第一个答案往往是具有欺骗性的。因此我在采访时,对方的第一个答案之后,我会观察他,当他眼神闪烁时,我不再提问,而是把身体往后一靠,准备继续倾听。此时他接着说的才是真知灼见。因为很多人回答问题时,习惯于先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很安全很平衡的“标准答案”。其后接着说的,往往才是他的个人想法。所以对于采访者,也要寻找第二个答案。
>> 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
>> 要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己的角度。
>> 所以现在,“平行逻辑”正在快速成长,要让任何时候进来的受众都可被抓住。
>> 没有人,没有细节,你以为空喊两句口号就会有感召力吗?
>> 我们平常都在忙什么?轻易去站队,去互相攻击,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故事。我们想象一下,不管你弘扬什么还是批评什么,那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讲一个好故事的方式,还怕没有“制空权”吗?
>> 既是啄木鸟又偶尔当一把喜鹊,两项职责加在一起,才是舆论监督的全部含义。在中国,相对而言,前者很容易达成共识,后者反而是更大的挑战。
>> 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具备相当的敏感度,哪怕很细微的信息都能够捕捉到。很多人将敢言归纳为“勇气”—不,表面上是勇气,背后却是学习、思考和对方向的准确判断。
>> 所以,传媒也好,执政者也好,执行者也好,如果依然热衷于天天在那儿谈方向,从不提供方法,好的方向怎么实现呢?
>> 比如有些选题,乍一听好像不能做,问题是你找到能做的方法了吗?记者是干什么的?是陈述过程和记录事件的。可是现在很多媒体人把它简化了,上来就想直奔结论而去—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事还是坏事—岂有此理。
>> 要知道,结论是危险的,过程是安全的;结论是方向,让审查你的领导都提心吊胆,但过程是方法,是行走,反而是安全的。媒体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细节和过程的阐释,而不是简单地只下结论。
>> 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用感性的方式去传达理性。
>> 传播有一个重要规律:没有细节就没有公信力。细节是一切文化产品的立命之本。
>> 建立在“一样”基础上的“不一样”才有价值。
>> 首先具备“一样”的基础,才有了彼此沟通交流的可能,然后各自的“不一样”才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 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说:世界上80%的故事都已经拍过了。所以,我们要用新方法去拍老故事。
>> 中国传媒面对的受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个“英雄的时代”,变成了“平民的时代”。
>> 但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反过来要求所有新闻人,用一种平民的心态去做传播。你不能再去仰视谁,也不能再去俯视谁,必须平视所有的人。一个职位很高的官员,和一个监狱里的犯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和一个根本叫不上名字的普通人,在你面前都是一样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被采访者。
>> 第一,不许叫被采访者“老师”,第二,去掉解说词当中的“形容词”。
>> 你是替观众去采访,如果你把每一个被采访者都称为老师,就等于把这种称谓强加给了千千万万的受众,这是不公平的。而不称老师也并不代表不礼貌,真正的尊重是平等。
>> 但是对于新闻,形容词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它在修饰、强调,并且很主观。你不能将经过主观修饰的东西,利用媒体的“暴力”强加给受众。
>> 独家新闻已经由过去的独家占有,变成了独家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