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简写作》:想要引起共鸣,切中重点是关键
《精简写作》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就是想让伟大的作品既不可预测又可预测--可预测是因为作家创造的文章、故事、诗歌满足了读者的一系列期望,这些期望都受到故事叙述类型或方式的影响,有一定的套路。”
就像我们去影院看漫威的超级英雄们,我们明知道结局一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却依旧想要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
电影和故事一样都是有套路的,但每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发展的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想知道,英雄们战胜邪恶的过程,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是怎样的扑朔迷离。
这一段内容出现在书中第十六小节--改写套路中,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期待感”。
前段时间我在研究网络小说的写作,会发现快节奏的文章都是有套路的。比如主角被轻视后打脸的情节,比如主角牺牲自己拯救苍生的情节,这些给予读者的是满满的期待感。
期待感的产生,源于主角人物的塑造,也就是“代入感”。
有时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篇文章枯燥无味,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就是代入感不强的缘故。
就像让我这个全职宝妈去看大部头的科技故事,我看到的只会是玄乎的技术,但如果给我一篇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文章,我会很愿意点进去看,因为它描述的内容与我息息相关。
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切中重点”。
作者说:“无论是短文写作还是长篇打坐,我们都要‘切中重点’。”
也就是言之有物,让读者明白,你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比如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莎士比亚戏剧中,一个信使告诉麦克白:“陛下,皇后死了。”
其实这句台词也可以这样说,“皇后死了,陛下。”
莎翁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他想把重点放在“死”这件事情上。
在一些比赛型综艺节目中,表演者更希望自己的出场顺序靠后一些,因为越接近投票时间表演,观众的印象会越深刻。
放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这样说,“从句主要是为主句搭建思想条件”。
重点在哪里,你的主句就应该在哪里。
这也说明,我们常用的故事+金句的写作结构,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金句总结了故事,点明了文章主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除此之外,想要引起读者的共鸣,还可以使用合适的图片,来加深读者的印象,刺激读者的感官系统。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公号文,自认为写得还不错,配图也觉得好看,于是就发到了一个写作群里。结果老师说,排版和布局比较简单,图片也不够好。
她说公号里面的文章就像自己的脸面,一定要认真去对待,读者才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而且现在各大平台的推文也越来越重视配图了,你会发现如果你粘贴了大段文字到文章发布页面,系统会提示你使用图片。
一方面,图片让排版更美观,避免大段文字带来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应景的图片与文章内容呼应,进一步增强文章的主题表达。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列了一个清单,帮助我们复习精简写作的技巧,这里我摘录一些适用于我们的小方法,与君共勉:
01、坚持练习短文写作。
写作的练习本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是日记本,可以是便利贴,总之利用手头可以用到的一切工具。在我看来,微博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不仅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还可以练习写短文和金句的能力。
02、删掉冗余。
不仅仅是删掉副词等没有意义的词,我们还要让每个字都变得不可或缺,同时字字珠玑。
03、模仿和拆解。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关键不在于说,而在于动作。比如我今年年底前的读书计划已经排满,那么明年1月份,主要阅读猫叔的《一年顶十年》,尝试仿写一些内容。
另外,我还将开始每日阅读名人名言,做一些知识储备。
我们之所以学习精简写作,不是为了专门写短文,而是为了抓住文章的重点,让文章读起来简洁有力。
至此我读《精简写作》这本书的感悟笔记全部完成,咱们下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