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布衣小张正经历史想法

坐天下很累-大秦被大业压垮

2017-04-22  本文已影响274人  fb02e35a0b32
秦始皇

(一)始皇革命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灭韩国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灭赵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灭燕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国

秦王嬴政(应该不会有人不知道秦王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吧)的统一战争只有十年,六国就像风中残烛一般,瞬间烟消云散。这当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努力,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后历经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国已经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始皇做的更多的是扫尾工作,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最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但这不影响秦始皇的伟大,因为“”公元前221年"被永远的载入史册,因为这一年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其伟大意义丝毫不亚于新中国成立。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结束,帝国时代的到来。而中国的帝国时代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1911年溥仪退位。

我没有用“封建社会”这个词语。因为我觉得它十分的不准确,不知道这四个字从何时开始大规模使用,但事实上真正的封建社会应该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说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分封诸侯巩固统治。在周代以及周代以前,中国是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开始瓦解,地主阶级兴起,到秦并六国中国彻底结束了奴隶社会,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并且延续了2000多年。从秦始皇到溥仪,准确的说应该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或者帝国时代。

在帝国时代之前中国是没有皇帝的,最大的只能叫王,但是秦始皇觉得自己太伟大了,就准备改称号,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皇字和一个帝字,组成了这个称号。“皇”的意思是辉煌、伟大的意思,而“帝”是缔造者的意思,所以“皇帝”的意思就是伟大的缔造者。而皇帝统治的国家理所当然应该叫“帝国”。

秦始皇当然没有满足于单纯的统一六国,为了巩固统一成果,他做了很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我们只捡重要的说。

其一,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废除封建制,在这条改革出台之前,秦帝国朝野一致主张分封皇帝的儿子当诸侯,重新回到周王朝的制度,只有丞相李斯反对,但秦始皇力排众议站在了李斯这边。从此中央集权制建立,中央直接节制地方的制度确立,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其二,官员代理制度建立,官员代理就是官员代理皇帝管理天下,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制度,而官员的任命由皇帝掌握。这样,分封制就再也不可能死灰复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权力不仅仅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政府,而且集权于皇帝一人。

其三,统一文字,至于其他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什么的就不说了,因为它们的意义远远没有统一文字重要。我们都知道,当时的西方也有一个伟大的帝国,那就是古罗马帝国,但后来古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就再也没有统一过。为什么?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古罗马帝国用的是拉丁文,而拉丁文是拼音文字,变化非常容易,所以伴随着山川地形的阻隔,各地方都使用自己的文字,文化也日渐疏离,所以再也没有统一的可能。而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变化起来比较费劲,但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的分裂,诸侯列国还是演变出了自己的文字,非常繁琐。但是这种复杂的变化被始皇帝的一纸诏令终结,嬴政规定全中国必须统一使用“小篆”这一种字体,从此将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后代虽然不断演变,但都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变化,而且基本全国步调一致。因此,华夏民族虽然在帝国时代也经历过大的分裂,但是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的纽带,将分裂的中国一次又一次的连接在一起。

其四、开疆拓土、秦始皇没有满足于六国的土地,而是将继续用兵,命令大将蒙恬率兵击溃匈奴,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在帝国时代早期,少数民族不是汉族的对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在南方,秦始皇将地盘从长江流域一直扩张到今天广东广西地区,从此中原本部领土基本奠定。这些土地直到今天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说秦始皇功不可没。

大一统的秦帝国

其五、修筑交通线,加强全国的联系。秦始皇修筑驰道,连接全国水陆交通,并且将六国的修筑的堡垒和军事据点全部打通,大大便利了全国的交通。交通的畅通,也加强了华夏民族之间的交流,对巩固统一意义重大。

当然秦始皇也有一些比较变态做法,比如焚烧诗书,焚书坑儒是假的,但是烧书是真的。并且把每家每户的兵器全部收缴,全部销毁,没有武器,自然也应该不会有叛军。这样一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这天下真是铁板一块。要是我,我也这么想。

高明,伟大,正确。秦始皇本人也披星戴月,夙夜忧劳,无时无刻不在精心打理着他前无古人的帝国。可以说他本人也是一个刻苦勤政的帝王。

(二)秦亡于暴政吗?

始皇帝于公元前209年撒手人寰。至于秦始皇的功过我们不讨论,但继承皇位的是一个二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于这个二逼怎么继位的,咱们也不絮叨了。反正这个二逼唯一的业绩就是给中国文化贡献了一个成语,叫指鹿为马。秦二世继位不到一年,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反了,当然半年就被镇压了。但他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成为了国人共识,起义的烽烟蔓延到了帝国所有的神经末梢。公元前206,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帝国正式灭亡。不久之后,项羽入关,一把火烧掉了整个咸阳。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

秦帝国为什么会骤兴速亡,我们就得看看大秦律了。我们从大秦律里找一条很有代表性的来看看,那就是抄家灭族怎么执行?

秦律有文,犯了灭族大罪的人走向死亡的程序是这样的:脸上刺字,割掉鼻子,之后再把腿砍了,然后再活活打死,再然后把死人的脑袋切下来,这还没完,最后将尸体剁成肉泥。

真他妈的血腥,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估计光想想都有想吐的感觉。又残忍又恶心。

我们管中窥豹,足以看出秦朝的律法多么的严酷。但这还不够,我们看看秦始皇的千秋大业,修长城,修驰道,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去险阻,销兵器,哪一样不是规模浩大的工程。老百姓的徭役负担是相当重的。而秦法又是那样残酷,负担重,执法严,老百姓当然活不下去了。所以说秦亡于暴政是没错的。

但是我们不禁疑惑,秦国百姓负担重、法律严是从商鞅变法就开始的,为什么曾经一度使秦国越来越强大,但统一后又迅速让秦帝国灭亡?所以说,说秦亡于暴政是对的,但这样概括太简单了,有点无脑。


秦帝国的驰道

小编我研读历史多年,百思不得其解,但最近突然灵光乍现,总结原因如下,愿读者慢慢体会。

首先,商鞅变法是秦国由弱变强的时期,在变法之前,秦国是弱国,所以变法强秦乃国人共识,为了能不受他国欺辱,所以秦国百姓愿意过这种整齐划一没有人权的苦日子。

但这是次要原因,苦日子能忍多久啊,但是当秦还是个王国的时候,对国人是有补偿的。在物质上,老百姓可以通过战争,在战场上立功,立功之后可以得到土地和爵位,并且可以获得不菲的战利品。在精神上,由于七雄并立,而秦国最强大,所以百姓可以获得“大国民”的心理补偿。而因为有大规模的战争,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敌人,所以对社会的不满很容易转移到敌人身上。

但现在呢?虽然局部还有战争,但是国家整体进入和平年代,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没了,所以物质补偿消失了。诸侯林立的国际社会不存在了,所以无所谓什么大国民了,没有了共同的敌人,老百姓的目光开始转移到了这个操蛋的社会。“他娘的,没完没了,去你妈的!”

而被秦国兼并的六国呢?根本无法适应秦国严苛的法律,以楚国为例,楚国地盘广大,山重水复,政府管不过来,所以老百姓长期自由散漫。您秦国突然把人给灭了,然后要求全体楚人遵守整齐划一而又残暴不仁的秦法,这可能吗?所以原来的六国必然怨声载道。

我们前面讲过,秦国的变法是把秦国变成了一座农场和一座军营,所以秦国体制是战争体制,但是进入和平年代后旧的的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而秦始皇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秦的灭亡不可避免。

(三)新过秦论

秦国的体制是战争体制,秦国的政府是军政府,这种体制在战争年代效率奇高,但却是以牺牲全体国民的幸福为代价的。所以造成了国富民穷的局面,一旦战争结束,社会矛盾必然激化。关于这点,唐代的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早有评价: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所以,国家的强大是为了国民的富强。直到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但我们不禁要问,秦帝国灭亡的首要责任人是谁,是那个二逼秦二世?他在位第一年局势就不可挽回了,所以他只是起到一个加速作用。是商鞅?是秦国历代励精图治的雄主?肯定不是啊,它们建立的军政府是为了适应当时争霸的国际环境,你不把自己变成战争机器,你不去杀别人,别人就要来杀你。所以秦帝国灭亡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肯定会觉得冤枉,的确,自秦始皇建国以来,每一天都非常辛苦,要么天天埋头处理政务,要么到处巡查,当了12年皇帝,一天好日子没过。他的所有措施都意义重大,每一项举措都深谋远虑,每一道政令都高明伟大正确,即使今天看起来都不得不佩服这位皇帝杰出的才干和过人的胆识。要不是看在这些的份上,后世怎么可以给他千古一帝的称号呢?

但是总是仰望星空的嬴政,却没有脚踏实地。在嬴政为千秋大业计的伟大背后,独独没有看到现实的影子。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王朝,第一现实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可以看看此后的历朝历代,汉朝初年“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唐朝贞观年间"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清朝初期康熙皇帝下令“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对的,一个刚从战乱走出的大一统帝国,第一现实的事情就是安抚百姓,安抚人心。我们看看秦始皇的所有政策,对下没有一条安抚百姓的措施,对上没有一条安抚六国旧贵族的措施。总为千秋大业计的秦始皇,他的目光太过长远,长远到几乎穿透了中国整个帝国时代,但却独独踏空了脚下的路。最后他和他的帝国连滚带爬的坠入深渊,摔的稀碎。

如果秦始皇稍微注意一下,好好的活在当下,那么今天我们这个民族不会叫汉族,我们也不会叫汉人,我们的语言也不会叫汉语,我们的文字也不会叫汉字。而是应该叫秦族、秦人、秦语、秦字。对于秦始皇来说,这真是个悲剧,辛劳一生,原来只是“英明伟大的一事无成”。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