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被伴侣的拙劣伎俩骗到?”|亲密关系中的
无数研究证明,一旦涉及到关系亲密的人,我们的“测谎能力”就会变得糟糕透顶......
工作上逻辑严密、精明谨慎的人,到了关系亲密的人(伴侣、父母、孩子)身上,就变得晕头晕脑、糊涂易骗,这听起来,好像是不可思议、却又经常发生的事情--
“ta给你喝了什么迷魂汤?”、“你是不是被下降头了?”、“ta骗了你这么多次,你就真的一点都没察觉到吗?”
确实有可能是一点也没有察觉到,但更多的情况或许是,我们察觉到了不对劲的部分,当下却下意识地把它忽略掉了,很久以后(或许是终于抓到了“实锤”)才恍然想起。
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可能有以下六点原因:
1. 信任中存在偏见
研究表明,我们倾向于过多地相信他人。
在一项实验中,即使告知参与者会有50%的人说谎50%的人说真话,他们也会判断超过一半人是“诚实的”。
这样的信任偏见在我们爱的人身上会更强烈:一般来说,当我们每天与亲近的人互动时,我们倾向于相信他们。
2. 过于礼貌、害怕“盘问”会破坏关系
指责别人说谎绝非易事,而且似乎会显得自己很没礼貌。
如果无端受到指责,我们会感觉受到冒犯,作为一个有共情能力的文明人,我们的礼仪常识,可能也不太允许我们随便“盘问”别人。
尤其是对于我们很看重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不想伤害ta的感情、破坏关系,不愿主动向ta求证(有时甚至不愿在背后偷偷调查“ta要是知道了会很伤心的!”),有时对方也会以此要挟“你的怀疑让我很伤心!”,这会让谎言更难被识破。
3. 过度依赖不准确的线索
研究发现,一些对谎言的刻板印象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比如说,人们普遍认为当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总是不能直视别人的双眼,但事实上,人们在说谎时与他人的眼神接触要比平时更多,这也正是因为说谎者觉得缺乏眼神交流会出卖他们。
4. 双方动机不一致
撒谎的一方更有动力、更有需求地欺骗他/她的伴侣,除非有了充分值得怀疑的理由,否则我们通常不会别有用心地去检验对方说的故事的真实性。
5. 对方的撒谎技能很强
因此,在一段关系中,更常说谎的一方往往,往往是更擅长撒谎这一项技能的。
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测谎者”,遇上高明的说谎者也总是无法占上风。
6. 我们对关系的发展方向感到害怕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可能会难以接受,对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这一事实。
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为了对抗焦虑而发展来的。有些时候,我们的潜意识中判断“不知道”是一个更舒服的选择,就会下意识地做回避和防御的反应,即使是有人已特别提醒了要注意某些迹象,也会倾向于视而不见。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更好地判断对方所说的话的真假呢?
一种说法是观察对方的非语言部分,例如他/她的语气、声调、肢体动作等。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当我们需要去判断一个故事的真实性时,其实语言才是最关键的线索,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方说的话来判断故事的可信度。
无论如何,当我们的伴侣周末还忙于应酬,并告诉我们一大堆原因的时候,先问问自己:
这合理吗?
·参考资料·
Riggio, R.E., & Friedman, H.S. (198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ues to de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899-915.
Riggio, R.E., Tucker, J.S., & Throckmorton, B. (1987). Social skills and deception abil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3, 568-577.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陈竣扬、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