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活着》

2022-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百灵话语

再次读《活着》莫名其妙的有种感觉,余华碰见的老者真好,富贵对自己一生的描述稍加整理就成了一部名著。

这就是一个大作家的能力所在,给人的错觉是那么自然,好像作家是在拉家常一样让人生故事一步步地呈现给读者。

再次读《活着》,有多次出现了如鲠在喉的感觉,为富贵一家的命运。十三岁的女儿卖给一富人做侍工,女儿到田野和他辞别的情景;深夜女儿跑回来,富贵送回去的那个情节,我突然有了一个父亲爱女儿情感的贴身体会。这一切,余华都用一个父亲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一切也就自然地有了真挚的情感,真实情感正是一个作家唤起读者阅读欲望的东西,有情感的文会产生很自然的共鸣,我想作家在很自然地写出这些的时候,一定也赋予了自己的浓情在里面。

朴实的语言是作家赋予富贵的表达能力有了更真实感。

《活着》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也是时代国家的命运。早晨出门活蹦乱跳的儿子为县长的女人献血,竟然被抽干血液活活送命,为了不让病床上的女人担心,富贵把儿子背到父母的坟边慢慢地埋葬了。“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看着儿子走过的路,想着儿子的脚步声,一切都像是伤口上撒满了盐。

幸福的一段日子是凤霞出嫁了,嫁给城里的偏头二喜,可悲的是凤霞因为生儿子死去了,家珍终于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

想象不到的悲凉在继续着,女婿二喜死去了,是喊着“苦根”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最后的一根后——外孙苦根也在生病后因吃了过多的豆子被撑死了。人的命运如此不济,看到一个个的人物都死掉了,一种悲凉就自然地生在读者的印象里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