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Arkenstone

一瞬是多少秒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7人  LynetteL

Disclaimer:正文部分是对 Mozilla Photon Design System 的 Design for Perfjavascript:void(null)ormance 一章的摘要翻译。


印度佛经里记载:「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这里的念就是刹那。所以24小时等于30须臾,1.2万弹指,24万瞬间,480万刹那。一刹那等于0.018秒,一瞬间等于0.36秒。

Mozilla 说,不,瞬间小于0.1秒。

Firefox 的大招:Firefox 57 or Quantum 是最近互联网推圈最火热的话题,大概没有之一。卖点在于加载速度奇快无比所以给它起了个别名叫 Quantum(量子),这当中的逻辑其实我也没有太明白。与此同时,Mozilla 团队发布了基于 Quantum 的 HCI Guideline,Photon Design System。Photon 这个名字给浏览器用可能更适合一点,光子(Photon)是光的基本粒子,没有质量,在真空中以宇宙最快速度即光速运行。而量子作为一种单位,拿来命名设计准则倒是正好。

好像扯远了。

正因为是强调唯快不破的 Firefox,PDS(Photon Design System )将对性能的定义独立成一章 Design for Performance,但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概念;基本就是全盘复用“Designing and Engineering Time: The Psychology of Time Perception in Software” 一书中响应度(Responsiveness)的概念。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去银行办理业务,一共有两个队列;左边队列人很多,大概有30个,银行柜员平均需要一分钟来处理每个人的业务,右边队列人很少,只有一个,但业务复杂,大概要花三十分钟。

你选择哪个队列?

The 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four factors: Duration,Responsiveness,Fluency and Tolerance.

用户对性能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因素:持续时间,响应度,流畅度和忍耐度。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是任务完成所需的真实时长。

用户的操作反馈应该是在瞬间(0.1s)完成的;比如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输入字符的瞬间,搜索框即被激活并高亮。即刻(0.5~1s)后返回简单问询的结果,比如关键词联想。关键词全部输入完毕后点击搜索,用户应该可以在持续(2~5s)时间内得到搜索结果。


响应度

响应度是系统在给予用户操作反馈前的用户感知到的时长。

物理世界中人和事物之间的互动响应度基本都是即时的;你踢到球的瞬间球就动了。这是用户对于响应度的基准线。

下图 Popup 中的内容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加载完毕,但 Popup 元素本身应该在用户点击上图按钮的瞬间就出现。这是好的响应度。


流畅度

流畅度是用户感知到的任务完成过程的流畅程度。

在一开始描述的银行排队场景中,流畅度即是你感受到的队列行进的顺利程度;左列虽然人很多,但办理速度很快,肉眼可见队列在不断缩短,等待的痛苦可以忍受。而右列在排队的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动静。两列的真实等待时间总长都是三十分钟,但心理感知上的时间并不相等。


忍耐度

忍耐度是用户对任务完成所需时长的预期以及在何时他们会选择终止行程的度量。

长短快慢都是相对的概念,有参照物才有比较。任务完成快慢的一个参照物是用户的预期。打开一个常用网站(比如谷歌搜索)大概需要几秒,基于不同的网络情况,每个用户有自己的一个区间,超过这个数值,那就是慢。对于一个新的网站,用户会愿意多等一会,但也是有忍耐上限的。尽量不要打破用户的预期,如果发生了,最好给到合理的解释。


Reference:

  1. 刹那,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8%B9%E9%82%A3?
  2. Design for Performance. (n.d.). Retrieved Nov 16, 2017, from Photon Design System
  3. Responsiveness Based on User Expectancy. (n.d.). Retrieved Nov 16, 2017, from Designing and Engineering Tim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