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云清读阳明【读书随笔】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天行鹤

原创 (简书名:天行鹤)|007-12372|7月28日|第7篇|读书随笔

夜静云清读阳明【读书随笔】

本文960字,大概需要阅读2分钟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明|王守仁

对我而言,最喜欢每天晚上23点后的时间,一方面白日的工作任务、家庭琐事、电话微信在这个时间段基本了结,手机即将进入“静默期”、无人打扰;另一方面夜深人静,睡前复盘今日得失、规划明日进退特别有效,较为清静。

最近在复看前几年曾看过的书,比如《知行合一.王阳明》,此时此刻再读到阳明先生赴龙场这一段,也许是心境不同、感悟的也与过往不同。

王阳明因进言得罪皇帝及大太监刘瑾被投入大牢,所幸1507年被放出狱而逐往贵州龙场驿站,离京之前他曾作诗“贤圣可期先立志,尘凡未托漫言心”,现在再看这句诗能想象出他的抱负心依旧、并没把要去更恶劣的龙场看做是多大的阻碍,有抱负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的驱动器、发动机,但当后来遇到刘瑾派锦衣卫追杀他需江边诈死逃生,面对九死一生、前途未卜的未来,那个时刻的王阳明,我相信他的内心也如普通人一般迷惘、何去何来、并不坚定。

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王阳明是如何重建信心、超越自我认知,传说小说中提到是一个重逢的道士给他占卜一卦“面对灾难、宜守贞坚持”助其唤醒信心、不再逃避、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放逐。不管历史真相如何,1507年夏天,在杭州休养几个月后,王阳明再次重新上路,写下了动人心弦的《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看这首诗能感受到王阳明决定直面前途未卜的未来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透出的勇气和决心也让人深深感动,也体现了他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章太炎曾评论阳明心学说“自尊无畏”,我想就是这个哲理,深刻、纯净、隽永!王阳明就是这样踏上赴龙场的路,谁也不知迎来心学大师“龙场开悟”,一代传奇即将开始!

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心灵产生力量后,外部的环境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的险恶,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所谓“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变得各位清晰,有助于自己致胜决断、了然于心!这也是年近不惑的我要学习、得到的,我会继续研读、践行。

感谢鼓励,感恩有你,我们一路共同成长、继续前行!

                  刘鹤|微信号:liuhe_9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